2024,感動我的十本書
- 2024-12-25 訂閱電子報
-
新舊年交替之際,依循自2011年持續至今的慣例,又是藉機回顧、審視過去一年來的閱讀、從中選出最喜愛感動難忘的十本書的時刻。
去年起一路遭遇的世事人事與生涯無常變化,所面對的無能無力與失去,近幾月算是一一趨於落定;工作依舊忙碌同時,一方面勉力學習撥雲朝光、放手放開並適應新局,一方面身上也陸陸續續有些狀況,使今年就這麼成為沈潛內省的一年。
遂而更加埋首耽溺閱讀裡。
因此,回首今年所讀,發現類型之深度、厚度、強度都更勝往年:不僅建築、藝術、音樂史類著作比例拉高,且想是心靈上的亟需撫慰療癒,山林原野自然系書籍也頗佔一席之地;而近幾年因轉換電子書緣故而開始沉迷的漫畫更是量大,特別動輒十數甚至數十本規格大部頭長篇連載尤是主力。
導致所邂逅之精采耐讀、牽戀難忘好書越多,這年度十書之選益發猶豫難捨,斟酌推敲良久後方終於定案。
選書類別:建築與藝術3、音樂1、山林自然書寫2、食飲1、小說1、漫畫2。值此調整腳步重新出發時刻,這些書不僅給了我或美好或深刻的閱讀時光,也成為慰藉此心的重要存在,深深感謝。
值得一提是,長年堅持的讀後心得記錄與分享,除了純然平面書寫以及零星講座之外,今年,感謝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的邀請,榮幸有機會加入其中,以我多年來致力鑽研的「飲食的風土」為主題,藉由一連四次、週週登場的規模和架構,從多重角度完整敘說、觀照、論述、呈現,在我的閱讀之路上可說別具意義。
最後照例再度聲明:這是來自一名「非主流閱讀偏食者」的一份「非常個人」的書單,主要以我年內讀完者為選書範圍;出版時間跨距頗大,分布於2016~2024年間,心得品評皆曾陸續張貼於《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作品區的〈書房集〉中,在此重新整理出來一次發表。
──「2024,感動我的十本書」書單如下,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
《羅浮宮800年》.James Gardner.原點
曾經為文提過,年歲越大、越愛讀史,而比起單單說人之史,更有滋味是「物事之史」,特別向來關注的領域:食物、酒茶、建築、城市、藝術更是分外興趣盎然。
而此書,細說羅浮宮今昔源遠流長故事,對我而言,便是一本絕佳物事之史。
一如書中所述,漫漫八百年歲月,以建築言:「可能找不到另一個結構群的孕育期如此漫長,過程如此曲折……是跨越八個世紀、經過二十次以上不同的營建工程,以及數十位專長各異、才華不一的建築師創作出來的成果。」
以藝術言:「羅浮宮裡收藏了將近四十萬件文物,前後跨越五千年、兩百個世代的人類文明……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著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力量推動這一切發生。」
以城市言,羅浮宮所在的巴黎,「自古以來持續做為歷史的發生地,還牽涉到歐洲,甚至歐洲以外的歷史。同樣的,巴黎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羅浮宮屢屢對歷史產生影響。」
遂而,在作者的生動之筆下,透過這從最早的防禦工事、皇室住居、而後博物館的羅浮宮的悠長演變繁衍歷程的一路娓娓鋪陳敘述,無疑以各種不同角度,栩栩歷歷照見、呈現巴黎、法國、歐洲的人之史、城市之史、建築之史、美術藝術以至博物館之史,包羅涵納宏闊遼廣。
對長年敬慕歐洲之人文藝術飲食,且因多年來一訪再訪、對巴黎城市懷抱深切記憶與情感如我而言,最是心折處在於,得能從中點滴領會、理解,這城市之令我無比執迷嘆服的恢弘輝煌都市紋理、建築形構、藝術成就,以及深入每一環節細節的細膩唯美耽美,究竟是如何在數百年中綿綿密密造就、厚積同時與時並進成今日懾人之貌。
端賴治理者的胸襟與眼界與宏圖、推動與規劃與執行者的才華識見與毅力,以至享有這一切的市民們的品味與格局、認同與支撐,方能達致。
一城一地一國的偉大必有其因。鑑古思今,何能追隨?
《圓頂的故事》.Ross King.貓頭鷹
《羅浮宮800年》傾心閱後,轉而繼續開讀的另一部名建築史作。內容敘述佛羅倫斯的百花聖母大教堂,這座於西元1296年即奠下基石、為之夷平大半佛羅倫斯的建築鉅作如何歷經重重波瀾波折、橫跨三個世紀,直至十五世紀中葉才終於完成的歷程故事。
一如書名,如此艱難之因,在於教堂的圓頂:離地52公尺,直徑43.7公尺,不僅在當代成為「最具挑戰性的建築難題」、「簡直是不可能的絕技」,甚至「即便是該圓頂的原始設計人,也無法就如何完成此一計畫,提出可行的建議。他們只是懷抱一種感人肺腑的信念:上帝有一天或許會提供解決之道……」
因此,不同於《羅浮宮800年》之以一座博物館的悠長演變繁衍進程,栩栩呈現、觀照巴黎以至歐洲的城市藝術人事之史,此書之從競圖與設計的落定初始,一路娓娓敘述鋪陳至最終頂部燈籠亭的完成,可說幾乎一無他顧,完全聚焦於圓頂的建構過程。
但卻一點不覺枯燥艱澀靡蕪,作者的生動精彩之筆,以被他稱為「偉大的天才」、從鐘錶匠身分跨界而來的總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列斯基的登場而後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全力全念投入且最終埋骨於此為主軸,包括興築營造方式的提出與落實、建材的取得與克服、重重細微工法的刻畫、令人驚嘆的施工機具的發明,還有圍繞著這一切的政治與職場爭鬥、時代起落的衝擊,以至對後世的深遠影響與如何跨越歲月的遞嬗淘洗一路穩穩矗立至今……一一涵蓋此中,讀之沉迷。
展讀之際,腦海中不斷迴盪,是2006年秋天的北義之旅;那趟,當然去了百花聖母大教堂,站在圓頂下抬頭望,如此恢弘雄闊、壯麗輝煌,讓人深深敬服、繼而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之後,九月重遊佛羅倫斯更專程登頂,親身眼見領會,震撼感動無比。
「當地市民於十五世紀時,將一條街改名為『顯形大道』,似乎意味著這座圓頂不光是磚石和大理石所製,也不止是另一項結構工程學上的壯舉,而是一種神奇的特異現象,是由上帝或天使一夜之間使其在亞諾河谷成形的結果。」
「它是由人類所建,而且是在戰火和陰謀漫天、對自然力的了解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興建的。只這一點,便更增添它的奇蹟色彩了。」
強大的信仰推動了無比的信念,造就了這即使以今日眼光看來也覺不可思議之作:「圓頂在高度和跨度方面,一直沒有真正為人超越。」
——是的,上帝終究賜下了解決之道。
《博物館的守望者》.Patrick Bringley.時報出版
早早為九月義大利之旅備好的隨行書,忖度著與佛羅倫斯連串展覽館行程從題旨到氛圍都吻合,沒料到卻因分心讀了小說去,導致已近歸期才開讀。
卻覺也是挺好的時機。展卷之際,那些留在腦海中記憶裡,美術館博物館中一個又一個或坐或立於角落的「守望者」的身影、以及一幅又一幅一件又一件或撩動或震懾我心的作品一一再度栩栩浮現眼前,咀嚼回味,更增意趣。
全書以作者的一段獨特人生際遇與故事為背景:原為白領菁英、在《紐約客》雜誌擁有光鮮工作的他,在遭遇失親變故後,生涯轉向,決定進入大都會美術館擔任警衛工作,日日與他平生摯愛的藝術相伴相守;而這本書,便是這段長達十年沈潛蟄伏歲月裡的所歷所見所思所得記錄。
多麼美麗深刻而動人的書寫!——閱讀過程中,我不斷不斷喟嘆。經過長長時間的朝夕凝視、反覆思索思考所從而湧現的,對藝術品、藝術本身以至經此延伸而出,對人事世事、對這世界的種種領會領悟、觀點觀照,篇篇章章、字字句句無不準準扣合、說出了我長年在此之中(其實並不太認真的)徜徉走踏裡所點滴萌生的感觸與思省,一一令人由衷折服,咀嚼再三,俯拾皆是感動與共鳴。
比方他談文藝復興前期畫作,藝術家的視角開始從神聖轉而入世、逐步「把注意力放在看得見的世界」當口的邁步探索:「他們學到的平衡構圖,讓稍縱即逝與永恆不滅的事物和諧共處的方法,影響了今天你我如何看見世界的方式,影響了世世代代的藝術家。」
比方他談印象派繪畫:「莫內畫下了這個世界無法以視覺加以馴化的面向——即愛默生所說的『閃耀而晶亮』,在莫內手下呈現為百萬個小點聚成的倒影,在水波裡消融。這是古典大師很少能夠納入自己象徵體系的美,也是我們井井有條的心智通常不讓我們看到的混亂與燃燒之美。」
比方他談藝術本身、以至藝術之於人的意義:「那些較為沉靜的空間,教會了我關於美、恩典以及失去的意義。我想,也包含藝術的意義。」
「我們因這樣的景象而沉默下來,內心融化,被鮮明又直接的事物所穿透——這些事物在嘈雜的日常生活中只能約略察覺。」
「這些印象過於微妙而屬於純粹的視覺,難以用文字企及。這樣的時刻,總讓我想起有太多感官經驗會從文字的裂隙之間遺落。」
「有時我不知何者更令人敬佩——偉大畫作所描繪的生命或反映出真實生命的偉大畫作。」
「用心、技術與耐性來創造出某樣東西,最後產生的結果比必要的更好,我們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都知道,要對一件事情真正變得拿手有多困難,要達成表面上的輕而易舉,背後需要何等的辛勤與努力。我想我之所以自豪,是因為人類即使擁有那麼多的缺陷,還是會這麼做:做出比合理更好的成果。」
「再怎麼偉大的藝術,創作者都是在本身環境的框限中,以一點一滴的努力來創造出某種美麗、有用、真實的事物。米開朗基羅的佛羅倫斯,甚至是米開朗基羅的羅馬……我會試著不要再去想『文藝復興興盛期』之類的詞彙,我會去想一個人塗抹著一小片新的灰泥,畫上顏料,再多一小片,再畫上顏料……」
「世界如此多彩豐富,存在而非不存在,有人耗費心力造出如此美麗的事物,這是昭然若揭的奧秘。藝術同時含有清晰與神秘,提醒我們明顯的事情,探索被遺漏的事物。對於我與藝術共處一室的那許多時光,我充滿感激。」
「生命可以專注於簡單與靜止,正如站在閃閃發光的藝術作品之間守望的警衛。」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Eric Siblin.早安財經
常日閱讀裡,音樂類書籍的佔比向來相對低,然而一見此書便深深受到吸引、立即買下開讀——原因無他,巴赫(我習慣稱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大學時代初初踏入古典音樂聆聽之路上,第一首一聽鍾情之曲。
之後,不僅數十年至今依然經常相伴,甚至每一趟度假旅行,一進旅宿客房,諸事落定後,彷彿儀式一樣,我們都會先播放此曲……通常最先登場是羅斯托波維奇的版本,做為此段旅程的愉悅開啟。
好好看!以組曲的六個樂章為綱,交錯講述巴赫本人以及著名大提琴家、也是將原本消逝湮埋足足兩百年的此系列樂譜重新發掘出來,再經十數年致力解析研究後重予演奏、光大的卡薩爾斯兩人的各自生平史事,同時融入作者Siblin本人之於這一切的迢迢尋覓調查追索梳理歷程與所見所得所感所悟。
尤其折服是,作者的絕妙之筆,雖是恢弘龐然架構+多重敘事線,卻能有條不紊、一一生動精彩情感情致豐盈刻畫書寫,悠揚樂音躍然紙上,讀來滿滿盎然意趣。
最動人還有,合而淋漓展現出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傳奇與迷魅,讓我們因而領會,其之所以得能流芳廣遠、不管是否身屬古典樂迷都深受觸動的原因:
「這部作品裡頭有太多可以聽的東西。儘管其音樂類型是屬於巴洛克時期的,但每首組曲中都有不同的性格與情緒轉折。我聽到了激昂的農民曲調和後現代極簡主義(minimalism)、靈魂的哀嘆與重金屬的樂段,還有中世紀舞曲及諜報片的配樂。對大部分的聽眾來說,理想的聆聽經驗或許是像我初次聽到這音樂那般,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然而當音符串聯在一起時,一個故事便應運而生了。」
「樂譜通常會有像是速度、力度、弓法、演奏風格和種種聲響細微處的指示,但是大提琴組曲卻是白紙一張,是大提琴家的羅夏氏測驗(Rorschach test),把自己的印記加諸巴赫身上,詮釋出他們覺得合適的樣貌——或是他們認為巴赫希望別人如此來演奏他的作品。」
「大提琴組曲有其內在邏輯與美感,滋潤了如此多的詮釋途徑。」 「『譜上沒有標記,這不重要,』卡薩爾斯告訴年輕樂手:『沒記在譜上的事情有上千件!不要只給我音符——要給我音符的意義!』」
《第三餐盤》.Dan Barber.商周出版
出版之初原就想讀的書,卻一不小心錯過多年,直至日前在電子書平台上偶然瞄見才終於緣會;但也覺得是蠻好的時機——在距離原文首版近十年、「從產地到餐桌」之理念思維均早已風行草偃漸成普遍共識此刻讀來,追昔鑑今,似又得著更多省思與滋味。
來自美國名廚Dan Barber的著作。耗費十年以上時間,從主廚與餐廳經營者的角度,研究、思索同時迢迢四方追尋、踏察,食物、食材與環境、農業間的理想依存關係。
從今日眼光看,以我的長年閱讀聞見,書中所談,關乎有機、自然農法、生物多樣性、海洋永續、友善養殖、風土學……等種種面向的智識、學說、思辨,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來,不管在農業或是生態領域,幾乎都已一一被完整提出、討論。
然Dan Barber之作的可貴處,在於從料理人的角色出發,真正著眼於餐桌、菜餚、特別是味道本身,遂能展現出獨樹一幟的觀照與觀點,也更清晰直指直見明白具體的落實之道之路。
而若再從近代飲食發展脈絡看,Dan Barber的所思所見所為所寫,更栩栩展現出近二十年來,於西方餐飲和廚藝、特別是Fine Dining領域的風起雲湧一頁:這時代,有志廚人們傳承自上世紀六〇年代法國新料理風潮與八〇年代慢食主義以來所共同擁抱的強大使命與願想,回歸食材、連結風土,不只在菜餚上帶來全面性的革新和進境,此際回看,也確確實實一步步影響、改變了世界。
而《第三餐盤》此書,可說是這股思潮與作為的淋漓盡致恢弘呈現:他走出餐廳與廚房,足跡廣佈歐美各地之園田林野河海,關注範圍遍及果蔬、穀物、肉禽、海鮮,孜孜涉獵、修習、鑽研農法、農學,從中深刻瞭然繼而針砭,現代短視功利效率至上的農業量產觀念和手段如何戕害斲傷甚至毀滅了自然、土地、永續還有美味;繼而從中建立明確的論述、主張和呼求,並回到自己的農園裡、廚檯上、餐盤中印證、實踐。
「扎根於大自然,扮演建構藍圖的角色,打造出一個世界大農場,農場當中的生態永遠是流動的,而且跟外面的更大社群有所連結,並藉由廚師的手,透過食物敘說出來。」——這是全書最末,他所勾勒出的美好未來畫面,讀之神往,全心期待實現。
《寂靜的緯線》.Shubhangi Swarup.麥田
怎麼會有這麼這麼好看的小說?——繼前年的《樹冠上》後,再一次,與一部重重撞擊內心的著作邂逅。
是春季郵輪旅行的隨身書,陪伴我在海上、島嶼、港口間一路北航,浪上波裡,眼與心、身歷與想像在虛與實裡隨船隨書傾心盡情徜徉遨翔。
印度新銳作家Shubhangi Swarup的作品。擁有如《樹冠上》般綿綿密密環環相扣迆邐的結構,然所延伸涵納的地域版圖、時空人事以至體裁卻更遼遠恢弘:從安達曼群島起始而後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邊境地帶,從島嶼、大陸、山谷到雪漠,從上古到近代當代,歷史、神話、靈異、地質、生態、政治、宗教、科學以至現實與魔幻、預言與寓言相交揉交錯交融。
最引人入勝是此中無窮豐盈的自然書寫:河海島陸山川林原以至植物與動物,敘述如詩、描摩如畫,從外在形貌以至內在形上,別具洞見、栩栩靈動刻畫自然的偉大、宏闊、瑰麗、迷魅、複雜無常;然後並陳映照,相生共存其中的人類人世人性種種,光輝與黑暗、希望與絕望、情與苦與傷,讀之神迷神往、低迴慨嘆。
「沒有人是孤島……也沒有任何一座島是孤島。每座島都歸屬於一個更大規模的地質系統,因此跟世界上所有陸地及海洋相連。」
「在創造物的精神網路中,植物最為敏感,是它們將土地、水及空氣連結起來,也將不同世界連結起來,是它們讓生命有可能發生。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能比其他生命型態看見感受、以及聽見更多,尤其跟人類相比。」
「十億年過去了,生命從較為複雜及複合的形式,進化成較為簡單、樸素的型態……在努力照亮大地的過程中,太陽將所有海洋蒸發殆盡,殺死所有植物,地球則為了報復冷卻、萎縮下來,整顆星球皺縮成一道道山脈,再衰老成一道道冰川。由於實在無法承受這場熱與冷的鬥爭,各種型態的生命紛紛移居他處,只有少數依戀地球的生物無法放下,選擇在此絕種。」
「一開始,所有陸地是同一片海床,這片陸地躲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離空氣很遠。然後有一天,有粒沙子做了夢,夢中的它正在地球最高的地方沐浴著陽光,但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夢改變了地球樣貌:那粒沙子一躍而起,每次都跳得更高,不同陸塊因此被創造出來。」
「一切事物都是由土壤長出來的……土壤就是大地的本質,也造就了人性的本質。沙漠、叢林和沼澤地的差別就是土壤。我們和白人之間的差別,也是因為生長在不同的土壤上。」
「當人類殺人無數,血滲入地層縫隙,地球的痂和傷口就無法癒合……這些傷只會化膿,你們的暴力和戰爭就像地球肉體上的壞疽。你們擁有可以把人載上月球的新潮裝備,卻對眼前的山脈及河流視而不見。我們用各種國界、叛亂及戰爭把印度斯坦砍成一座座島嶼,碎塊一片片掉入海裡。克楚正在升高,就是因為喜馬拉雅在下沉。」
——「這部作品的靈感謬思是我們低調、謙遜的星球。這座星球所擁有的美好、魔力和意志力超越人類心靈的一切想像。」
《心向群山》.Robert MacFarlane.大家出版
非為健行與登山人,卻越來越愛此類書,是我向來沉迷的荒野自然閱讀中屬「起而行」的一類:以足走踏、以身攀歷,感受領會體驗、以及與天地山原林野間的觀照關連關係遂也更無間緊密。
繼多年前一讀折服的《故道》後,再次邂逅Robert MacFarlane的作品。對我而言,雖寫作與成書時間更早,卻顯然更動我心。
毫無疑問,是一部恢弘壯闊、「登山全書」般的巨作。以既精深又遼廣的視野與視角,既精闢博聞又優美細膩如詩畫的筆調,一方面開闊宏觀、一方面抽絲剝繭,一方面反覆扣問、一方面探究追索刻畫描繪,「人類為何登山?」
於是,從登山與地質學歷史的回溯張看起始,接續以關乎征服、恐懼、冒險、對高度的本能渴望、對未知的探求欲望等種種心理生理因素的析論,以及僅存於數千海拔以上世界的冰山冰河冰海冰雪冰彩之美的讚頌詠歎……最終,透過喬治馬洛里、這位聖母峰的先鋒攀登者的一次次挑戰繼而終究殉山過程的娓娓細述,再次深刻綜觀、審視、呈現(但也不無針砭),山之於登山者的無能抵擋之魅。
「高山向我們訴說世界上有比我們所能引發的力量更為巨大的力量,讓我們面對遠比我們所能想像更浩瀚的時間跨度,藉此駁斥了我們對人類製造的過度信賴。高山對人類宏圖能維持多久以及有多重要提出深切的質疑。我想,高山激發了人類內在的謙遜。」
「高山把我們在現代生活中不經意濾掉的無價之寶,也就是驚奇的能力,還給了我們。」
「在那一刻,我不願待在這裡以外的任何地方。」
《走進布農的山》. 郭熊(郭彥仁).大家出版
近年著迷的山野自然書寫中,繼去年選入我的「年度十書」的《山與林的深處》後,此番又邂逅一部一讀傾心、來自本地作家的著作。
同以台灣山林為主題,比之以個人與家族之中台東西四方流轉身世為軸的《山與林的深處》來,此書體裁與視角顯然是另重獨樹一幟:野生動物研究背景,使作者郭熊不單單只是一名愛山追山的登山者,更因工作緣故,得以長長時間沈潛山中反覆走踏、守望,所見所得所覺所省遂也更豐富多端、深入深沉。
尤為動人者,更在於非僅為一己之靜觀與領會,還在一路追索黑熊足跡的過程裡,與布農族人們相識相知,從而深刻理解、折服、接納繼而信仰了族人代代相傳,與天地山林自然和諧相依相生共存的態度、信念與智慧;然後,以布農之眼與心,見山、走山、敬山、愛山、樂於山,真真正正「走進布農的山」。
淋漓具現了台灣的山之美、山中人與草木林樹鳥獸蟲魚之美,以及陶然沉浸此中之美,讀之沉醉:
「大部分調查工作都在大分山區進行,前往山屋的古道路程,便成為我與山的對話時間。山風登山口到大分單程三十九.七公里,步行三天,這樣的距離與行走時間正好足夠我拋去意識包袱,回歸自然的模樣。」
「布農族是走路的民族,終年步行創造出獨特的共同經驗。」
「隨著步行距離逐漸拉長,我的雙眼凝視著前方的步道,大腦期待徒步的魔力逐漸發酵。感官回應更深層的思想,一步又一步緩慢地走進內心創造的世界。」「越純粹簡單的步行,越能感受到自然運作法則在身體作用,這種強烈的心靈感受,是許多現代人踏入荒野得到的相同衝擊。」
「我始終認為登山最終會學到溫柔處世。」「溫柔帶來從容。身體適應山徑的坡度,踏出最自然合宜的步伐,意識放鬆,便有餘裕品讀山徑上的蛛絲馬跡。」
「當我在野地遇到動物的時刻,內心有一種投入自然懷抱的情感湧出,我從動物身上感受到人類脫離自然所遺失的野性。」
「多年之後,我已經能獨自在山中行走,回憶過往從部落大哥們身上學習到的山野技能,那都帶著一種天人合一的道德感。」
「布農族跟山會有如此深刻的關係,或許是歷代先人在此地活動的足跡,同時也蘊含族人因大時代來臨,面對集團移住與山下的種種壓迫,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對山感性的懷念,每一趟上山都能感受到過去祖先在山裡生活的樣貌。」
「茹毛飲血乍看原始野蠻,卻是用感激的心面對眼前的獵物。獵人——獵物,這是一種生命轉移的過程,獵人由衷感激水鹿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而這是現代人缺乏的生命經驗。」
《戀家的人》.井田千秋.圓神
之前提過,因轉換電子書緣故,漫畫漸漸成為我的閱讀日常。所讀多以長篇多集為主,且不知怎的越讀越龐然,從十數集一路蔓延到數十集,且大多還在連載中,怎麼也看不到盡頭……遂而,偶爾得遇單只一本的短篇小品,反而倍覺輕鬆傾心。
比方這本《戀家的人》,從規格、題材、畫面到內容都無比療癒溫馨、優美吸睛;細膩描繪五位個性、職業各不同的獨居女子:小笹、佳繪、奈奈子、小綠、小晶的小小單身宅,以及在這空間裡的自得自樂生活。
這些居宅一一都經過精心鋪陳布置,常日起居作息與工作、入廚用餐等機能需求均妥貼細膩融入此中;尤為動人是各自都巧心安排了得能徜徉享受喜歡的物事的區域——我想,就是建築師中村好文所謂的「居心地」吧:窗邊的閱讀沙發、窩進壁櫥裡的眠床、盡情看片的角落、深夜安靜來杯甜蜜熱可可的陽台、(沒人會進來因此亂一點也沒關係的)縱情埋首寫作與讀書的小小書房……
還有時時穿插此中的愉悅飲食場景,淋漓呈現出專注用心、陶然生活中的美與樂,每一篇每一頁每一格讀來皆神馳神往、心怡心迷。
《BLUE GIANT 藍色巨星 01~10》+《BLUE GIANT SUPREME 藍色巨星 歐洲篇 01~11》.石塚真一.尖端
去年一路追讀至今的長篇漫畫。自第一部緣起到最新出版的第二部歐洲篇共21冊完結,本本精彩、欲罷不能……間中還一度得遇動畫版電影上片,得以在平面文字圖繪之外進一步補足音樂與影像的流動和鳴,好幸運!
以書中主人翁——日本薩克斯風爵士樂手宮本大的熱血故事與崛起歷程為核心,從仙台的廣瀨川畔、東京、柏林而後全歐,從籍籍無名而後漸發光熱與聲量,引領我們一步步踏入、繼而徜徉於爵士樂的美麗世界:
音樂類型本身的特色與迷魅,因本質的自由即興遂分外一無邊際界線的開闊和超越,不同樂手與樂器的各自形貌個性,對藝與美與可能性的一往無前奮力追尋、淬練、體現,以及分外感染力十足的、人與人間因音樂而生的種種牽繫與連結……無不令人再三咀嚼、深深陶醉。
尤為動人還有,以無聲之筆描摩刻畫樂音,明明是截然不同的感官覺知,然令人無比折服是,作者的高明功力,竟能旋律節奏一段段躍然紙上而後迴盪腦海,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