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電子書(下)
- 2021-08-16 訂閱電子報
-
飛快上手原因在於,電子閱讀器和電腦、平板電腦、手機不同,不僅體積輕巧、大小適中、翻頁順暢,摺頁、往來跳讀都方便;且電子紙之色澤光線柔和、一點不刺目,長久凝視舒服不累;即使和紙書相比,若不論味道和手感,單以閱讀本身言,其實一點未有稍遜。
尤有過之者,則是電子工具特有的優勢:可使用關鍵字全書搜尋,查找資料全不費工夫;還可輕鬆查看附註、不需按編號頁碼來回翻找;就連隨書畫線、註記也能全數彙整一處一次瀏覽,甚至還能整批匯出備存。
順眼順手程度,連過往因不慣螢幕瀏覽、需得仰賴出版社整份列印成紙本寄來的推薦書稿,也都轉檔匯入閱讀器中讀,省時省力省紙張,便利又環保。
但當然並非全無缺點與侷限。
首先是,閱讀氛圍還是有那麼點兒不同──是長久積累之數位閱讀習性所致嗎?尤其入手之初,總覺讀來無法如紙書那般靜定專注,遂而相較於歷史、建築、飲食智識類書籍來,顯然小說進展較快,早期完讀者每以小說為多,直到最近才漸漸追上。
其次,閱讀器特性,以書類言,還是純文字書較合適,圖文書與彩色印刷、包括雜誌,不但一片黑白墨灰極是黯然,連版面閱覽操作也常有困難。
而自認需得再多花時間琢磨適應者,則是找書買書了。
總體出版數量無法和實體書相比是其一,早年著作甚至新書往往不見得都能有電子版;但畢竟書海浩瀚,照理光眼下所見已經任讀不完,目前也還未有全盤捨紙本就電子書的打算,不見得是個問題。
較費心思是,比起實體書網站來,目前所用之電子書平台,無論從網站本身、或直接從閱讀器上看,可能因發展時間短,分類方式、邏輯與脈絡相對粗疏蘼蕪,呈現方式也不那麼多元;雖有從個人化角度推薦,但其實並不精確,參考價值偏低,合心者少,尋書覓書分外吃力。
心中感慨:短短不過幾年,隨世界的一往無前疾奔,消費模式飛般起落變遷,與書相遇的方式也跟著不斷被迫改易,從書店裡書檯書架上的真實手觸緣會,而後是網路上的一頁頁捲動觀覽……還沒真的完全進入狀況呢,這會兒,又得再度被這時代巨輪推搡向前了。
然至少還是有些可稱道處:比方可預覽頁數比以前多,大部頭書籍有時竟可達數百頁可細細咀嚼,很是窩心(但寥寥只一二十頁、序文目錄圖集跑完就無以為繼,甚至一頁也沒有、讓人切齒扼腕的也不少……)。
買書也快,不用出門、也不用苦苦等待包裹寄到,一看對眼,只消幾個按鍵、眨眼間便完成下載;便捷得還得擔心考慮時間不足、隨時隨手可都可衝動購買,荷包大失血可怎麼好。
到現在,看手邊電子藏書數量一本一本漸漸增多,不免悠悠憶起,那年曾經痛心捨掉的那許多書們;坦白說,當時捨得狠了,有些書,事後追想,心內頗有悔意,卻再難拾回了。
至少,來到電子書世界,就再不會有這樣的痛悔了吧?
照這樣看,這往前邁步,好像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