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開步走?— 關於,《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3》



對餐飲界而言,本年度《米其林指南》可說備受期待關注:疫情遠去,國境重開,在歷經整整三年疫中無可奈何的縮肩垂首保守固步停滯,是否也該是時候大步前邁了?

尤其上週搶先發佈的〈必比登推介〉裡,看似隱隱透露了些許端倪:雖多少仍能嗅出一向以來始終存在的、外來審美標準與在地庶民飲食間的認知距離,然而,整整28家(台北地區高達15家)跌出榜外,且新進榜者除了兩家法式盤式甜點外,其餘更以相對符合必比登親民精神的小攤小店佔多數……可以從中察覺米其林的奮力盤整痕跡。

再加上出乎對米其林的長年觀察,今年因未有任何新城市加入行列,勢必需要大動作吸睛,才能有效聚焦熱度、創造話題。

然後今日,答案揭曉,除了一家降星,預期中的「盤整」並未真正出現,然而開步向前走態勢依然鮮明:新進一星七家(新面孔六家)、晉級二星三家、首度榮升三星更高達兩家,幅度之大超越以往。

JL STUDIO 態芮

跨步之急,新科一星中幾乎全為新餐廳,甚至不乏開幕甫數月新兵,搶佔話題熱頭意圖清晰。

然而此舉不僅明顯與早年謹慎作風有別,也讓人不禁開始忖度:長此以往,是否意味著,這許多已然多年位列入選(之前為餐盤)名單上,口碑卓著且持續努力精進、普遍公認遺珠的餐廳,將持續遭到冷落,難以獲得應有的鼓勵?

此之外,讓人最是莞爾玩味再三,則是米其林的比往年更旗幟鮮明理直氣壯熱烈堅定「做自己」。

攤開高升與新晉星榜,雖毫無疑問多的是長期心折喜愛或一嚐傾心之選(恭喜大家!),但無法忽略的是,一致性高得驚人:西菜、或說廣義法菜(包含所謂的「在地法菜」)餐廳穩佔絕對多數,讓原本已屬陣容最龐然的法菜更加獨大。

Liberte Molino de Urdaniz 牡丹

即使在取材上由來其他地域料理……是的,在此框架下,雖也還是感受得到米其林的「力求」「多樣」:比方席捲數年的台魂法菜之風仍佔一席之地,但多國交融背景主廚顯然正在崛起;比方義菜的「Inita」(慘遭冷落多年義大利料理終於入榜!)、拉丁美洲的「ZEA」、標榜摩登中菜的「文公館」的登板……但細看菜式,仍舊或多或少出身或受法菜之涵泳沾被,可歸入「X魂法菜」一系。

可以說,單人「位上」「西吃」「套餐」幾乎稱霸全局,以層疊、堆砌、主從立體形構為神髓核心的法菜美學在此堂皇高舉;昔年偶一還願容納的,更貼近台灣真正在地飲食方式與傳統、渾然自成一體的桌菜、合食料理再無容身之地。

所以,頒獎典禮當刻,一兩家新三星揭曉,聽得米其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高調宣稱:「世界第一次有『台灣料理』獲得三星肯定」、「世界上首次有『新加坡料理』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最高肯定」之際,雖由衷為這兩位關注欣賞多年的主廚和團隊雀躍振臂歡呼,然對此語,還是免不了萌生些許五味雜陳心緒。

——而此般審美大旗一張,一旦於本地Fine Dining領域蔚然成風,對在地飲食文化形貌之演進,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牽動與影響,值得審慎留意。

Haili AD ASTRA

最後,回歸《台灣米其林指南》的存在初衷、價值和意義,一如過往我在各篇相關評論中的反覆強調:「對米其林之明確立足於法式fine dining的審美立場始終抱持尊重與理解;也衷心認為是最大特色和價值所在;更對其之於餐飲專業、以及法式 fine dining體系的鼓勵和確立,同時成功提昇大眾對精緻餐飲的了解與關注均抱持肯定。」

特別終於捱過三年的時不我與,迎來疫後國門開、海外遊客逐步回流此刻,對《台灣米其林指南》所能發揮的效益,更抱持至深的期許。

然而,同時湧現的祈願是,做為以國家之力贊助支持的對外宣傳、展現自己的有力平台與工具,我認為,應該不單只是米其林一種角度而已,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視角與觀點,更開闊甚或更貼近呈現、梳理、定義、述說我們自己。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