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4 ~ 05.09 舊釀開缸,新釀入罈

 

2018.05.04(五)晚餐

● 鮮蝦魚餃金針菇豆腐鍋
● 蒜炒鹽麴澎湖絲瓜
● 土鍋糙米飯

◎ 佐餐酒:日前沒喝完的瑞士Guido Brivio Contrada Bianco di Merlot DOC 2014 白酒
◎ 餐後甜點:香蕉切盤

 
以往自家韓式豆腐鍋多以泡菜燒湯,最近因PEKOE店裡新到了豆腐鍋醬,剛好換換口味;果然雖少了酸勁、卻多了渾厚的濃鮮,烹調上也更省力省工,美味方便。下回,想把泡菜也加進去看看。
 
 

2018.05.05(六)廚事

 
去年舊釀,開缸。今年新釀,入罈。

舊釀,分別以單一麥芽&調和威士忌與冰糖為基,酒梅糖比例為婆婆配方的 1:1:1。新釀,則是正沉迷中的琴酒+半量PEKOE蔗香紅糖、半量冰糖,比例為一般普遍流傳的 3:2:1。

去年婆婆相助,釀造手筆稍大;今年自個兒擔綱,小巧份量玩耍就好。

剛開缸之威士忌梅酒,梅香梅甜梅味中透著深沈醇厚酒底酒氣,且二者之味香各見千秋;新入罈之琴梅酒,又將熟陳成什麼樣的芬芳?嗯,且待來年揭曉!
 

晚餐

● (日前沒吃完打包回來的)酸菜白肉鍋底+麵線&茼蒿

◎ 佐餐酒:新開罈之自釀單一麥芽&調和威士忌梅酒
◎ 餐後甜點:香蕉切盤

 
早上開罈、晚上佐餐。去年釀的兩罈梅酒,分別以單一麥芽與調和兩種威士忌為基酒。這會兒認真比試:同樣是威士忌的深沈渾厚,調和威士忌梅酒多了幾分嫵媚潤甜,來自木桶的香草芬芳洋溢;單一麥芽威士忌梅酒則線條分明、稜角清晰,酸度飽滿有力。

酒鬼夫妻倆一致喜歡後者多些。但毫無疑問,都是讓人欲罷不能的好好喝威士忌梅酒。果然自釀最高,在此得證!
 
 

2018.05.06(日)午餐

● 椒蒜伊比利火腿丁香菇青蒜義大利麵

◎ 佐餐酒:日前沒喝完的紅酒與白酒
◎ 餐後甜點:黑珍珠蓮霧切盤

 
雖說多年義大利麵心得,始終認為素材簡單上乘是為美味之方;然偶而心血來潮,手邊有什麼想吃什麼就往鍋裡亂扔,卻也常有意外之喜。比方今午,乘興邊煮邊往上加料、下麵前還忍不住順手灑了些許紅椒粉……心上暗覺未免太繁複,成品卻極香濃可口,另一半尤其讚聲連連。果然其實平衡感抓牢,複雜也自有滋味。
 
 

晚餐

● 蔥煎七味醬油山藥
● 香辣薄荷炒蛤蜊
● 破布子絲瓜豆腐湯
● 白米糙米飯

◎ 佐餐酒:The Macallan Double Cask 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on rock
◎ 餐後甜點:甜佳人西瓜切盤

 
因對米飯的挑剔堅持,咱家的白米糙米從不一鍋同煮,因所需火候時間都不同,為求美味,定得分開煮後再混合。不過卻一點不費事麻煩──原因在於,向來炊飯習慣多備些份量,分裝冷凍後隨時取用,方便省時,暱稱「存飯」。只要同時備有白米與糙米存飯,便隨時有白米糙米飯 可享。
 
買了蛤蜊,卻忘了九層塔,乾脆以薄荷取代,並以醬油調味以增厚度。清涼芳香,別是另番滋味……但平心而論,還是九層塔比較習慣。
 
 

2018.05.08(一)夜酒

● 酸橘檸檬梅酒特調
● Haritts原味甜甜圈

 
雖說自家釀梅,但愛酒如我,怎可能完全獨沽一味,依然到處搜羅好梅酒喝。比方裕豐的紅高粱梅酒&檸檬酒,便都是日常所愛。純飲之外,兌在一起、再加些許酸橘汁與多量冰塊,酸甜香美、果味沁爽,好生暢快!
 
 

2018.05.09(三)晚餐

● 蒜燒豉汁肉鯽魚
● 枸杞鹽麴炒塌棵菜
● 青蔥番茄玉米湯
● 土鍋白米糙米飯

◎ 佐餐酒:日本北海道 國稀 純米大吟釀
◎ 餐後甜點:杏李切盤

 
應該是第一回喝到以北海道在地「吟風」酒米釀的清酒。來自日本最北酒藏,入口極甘潤甜美,卻隨即感受到一派北國風格的雄渾個性與力道,耐人回味。
 
 
每日餐桌分享:臉書專頁「葉怡蘭Yilan」
  每日餐桌分享:新浪微博「葉怡蘭」
   





 
Promotion
公告欄
【講座】11/6~11/27 台中 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閱讀,飲食的風土」

已成年年閱讀圈盛事的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今年來到第五屆,這回榮幸應邀加入其中,將自11/06起一連四週、每週三晚間,以現場與線上直播方式同步登場。題目呼應本屆主題「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以「閱讀,飲食的風土」為題開講……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