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La Vie》〈為什麼大家都在說台灣味〉

「近20年來我們開始出現自我認同,每個領域都在發酵。台灣『的』料理跟台灣料理、台灣味其實都要分開看,它是慢慢成熟,而且跟著全世界的大勢。我在前年提出一個詞叫做『在地顯學』,大家都在問『我自己是誰』,這不單單是政治、文化、地域上的……」

2020/01《每日美日》〈「葉怡蘭 X 淩宗湧:美學相對論—美的任性與現實〉

「我的美學啟蒙並不是從視覺開始,而是從我有興趣的文字得到啟發。現在回想,詩詞歌賦小說,中國古典文學的閱讀是建立我日後審美觀的根本。像我崇尚簡約,不喜華麗繁複,也跟文學中體會出的意境有關,中國有一系列的文人對於田園簡樸生活充滿嚮往……」

2020/01/10-《蘋果日報》〈國內外女名廚論壇獻藝 10手聯彈共展台灣物產新食力〉

葉怡蘭觀察,自上世紀八九〇年代,全面進入飲食顯學年代後,於全球先後崛起的「在地食材狂潮」以及「廚藝在地狂潮」,台灣不但沒有缺席,而且熱烈承襲。葉怡蘭認為,在地顯學年代是人類走過全球化與工業化數百年後的一種回歸,回頭重新緊密連結土地……

2019/12《室內interior》〈日日物事〉

「如同書中的器物心法:『器物是構築美好生活的礎石。』美好的生活看似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但它其實非常貼近;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刻,尋求讓自己快樂、喜歡的生活方式。對待器物也是如此,在『選』物、『用』物時多花一點心思,其實生活就會有所不同……」

2019/12《La Vie》〈生活裡千變萬化的,不應是器物〉

葉怡蘭家有隻未滿一歲的虎斑貓Miki,採訪團隊一踏進門,就一蹦一跳地迎面撲來,接著又恣意奔走跳躍,問她這樣不怕弄壞家中物品嗎?她笑得灑脫,「書裡寫到的東西,很多都已經被牠打破了。」若是以前的她,可不會這麼說……

2019/11/14《天下雜誌》〈觀光局加碼!明年米其林拓向台中 專家:令人擔心〉

「擴大到中南部,對米其林指南的挑戰大到令人擔心,」葉怡蘭指出,這兩年米其林神祕客在台北在地料理的評鑑結果,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中南部更是在地料理的天下,米其林恐怕更駕馭不了,但她也期待,米其林指南能給予那些在法式料理努力耕耘的……

2019/11《2019 WHISKY LIVE&BAR SHOW》〈Whisky LIVE十週年特別座談會〉

「現在是飲食顯學的年代,也是在地顯學的年代。每個地方都會根據當地的特有文化發展去尋找各自的安身立命之道,台灣也如是。短短不過十數年,我們已經有了傲視世界的在地蒸餾廠,雖然不是歷史悠久的威士忌產地,但發展出獨屬自己的威士忌品飲文化……」

2019/11《東西名人》〈回顧 Whisky LIVE十週年 威圈意見領袖閉門對談〉

「從全球飲食發展脈絡來看,台灣的威士忌市場是知識掛帥──從90年代後全球進入飲食顯學年代,把飲食放到生活的最中心,使得飲食的知識被大幅關注,並創造出飲食顯學年代。因此以前喝酒是尊榮、地位的象徵,但現在重視的是食物的知識;促使飲食的知識崛起,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風潮也因應這個趨勢而……」

2019/10/25 中國《人物》〈我的人生,就是以追求享樂為目的〉

葉怡蘭女士做飯二十多年,飯是越做越「偷懶」了。 對她來說,一頓飯令人滿意的關鍵並不在於菜色的豐富和口味的精湛,而在於當她發現自己這頓飯做得特別偷懶,結果卻出乎意料地好吃的時候。「你知道一旦習慣了這種事情,偷懶這件事情就變成理所當然,因為只要簡單就能好吃誰還想要複雜?」

2019/10/10《迷誠品》〈敦南人回家計畫|循著葉怡蘭的腳步,探尋城市裡的閱讀歸屬之地〉

和敦南誠品之間有著深刻連結的作家葉怡蘭,也總是在這裡找尋,值得探索、徜徉、享受的美好事物。她說:「對於像我這樣,整個人生由閱讀所支撐起來的愛書人來說,敦南誠品是我在這個城市的閱讀歸屬之地……」

2019/10 中國《貝太廚房》〈在家裡吃,舒服多了〉

「您每天都在做不同的菜品,您如何保持自己對美食源源不斷的靈感?」「大概是因為『欲望』的驅動吧。我非常愛吃,貪吃,並且不想吃重覆的食物,希望自己每一天都用不同的方式煮飯。我把美味排在生活和人生裡非常靠前的位置,所以一旦擁有那樣旺盛的欲望,靈感自然就來了……」

Promotion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