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壺,原來光是這樣就可以



不喝咖啡的咖啡壺情結〉——這是2000年,我的第一本書《Yilan's幸福雜貨鋪》中的其中篇章。某回因一些緣故,突然憶起這篇文字,遂拾起書本重溫了一回,讀之莞爾。

那時的我一定想不到,那個明明不怎麼喝咖啡、卻因著對器物的迷戀而收集了琳琅滿目形色咖啡壺的我,時光流轉,二十年後,此刻竟不可一日無咖啡;然而當時所藏大都捨了,只剩寥寥幾支身邊為伴。

原因在於,真正投入咖啡懷抱、成癮沈醉後,看待咖啡的方式,再不同當年了。

不知是否因根底上原本身屬飲茶之人緣故,即使踏足咖啡領域,卻始終與圈內向來存在、對繁瑣複雜高深莫測道具與技法的鑽研嚮往頗有距離。

畢竟茶界裡,數百年來沖煮模式皆大同;所以,回歸本質設想,沖咖啡與沖茶其實道理相似:都是透過水、溫度、時間等周邊因素的彼此作用,將經過處理的果仁或芽葉裡所涵藏的芳香物質萃取成一杯醇美之飲。

遂而,反是沉迷於器皿的年代一度錙銖必較著各種沖煮細節、玩味每一支壺的不同脾氣個性;然開始著眼於飲之本身,心態反而灑脫放開了,瞭然原理後,喜歡以最單純最熟習甚至最寬容手法,與咖啡直性相見……

因為,沖煮的本身只是過程,隨產地、品種、種植、處理與烘焙每一先天後天環境條件的差異所構築而生的這紛呈萬象咖啡世界,才是真正惹人流連、探索窮究不盡的核心關鍵。

所以,除了義式咖啡因需壓力協助,故得仰賴多年來用得上手習慣的義式咖啡機外;其餘產地單品咖啡,所用器具越來越顯直覺簡單:早期是手沖杯,後來結識美國Chemex 手沖濾壺,乍見頗覺意外,外觀看來光就是一隻長得有點像葡萄酒醒酒器的玻璃壺,然因精確壺口設計,安上濾紙、放入咖啡粉隨手一沖,風味卻是四平八穩有模有樣,準準打中我心,自此鍾情。

後來沒多久,又邂逅了台灣出品的Mr. Clever 聰明濾杯。說來有趣,其實多年前早就曾經接觸,只是當時它還是茶圈一度風行的茶器新發明、非用於咖啡。

多虧咖啡專家慧眼挖掘,經過改良後搖身一變成膾炙人口咖啡工具;這會兒再度重逢,一試之下大為驚豔,不愧從茶思維脫胎而生,從簡出發,純粹浸泡而後濾渣,將咖啡豆的本色原味完整展現,深有共鳴,立即納為常日依賴之器。



近年風行的金屬濾網手沖壺杯則是另一新歡,省去用後即棄的濾紙,非常環保。所沖咖啡口感豐厚沉實,別是另番風致。

而去年,一趟約旦之旅,類似這般讓人由衷驚歎「原來光是這樣就可以」的領悟又添一樁:在那兒,街頭巷尾到處可見以土耳其式單柄小鍋煮的咖啡——其實和我依賴多年、從鍋煮奶茶脫胎而出的鍋煮早餐咖啡概念近似,但不用牛奶,純以極細咖啡粉入鍋沸煮而就。

以往對此類咖啡敬謝不敏,總覺這猛火高溫細粉催逼出的黑漿焦苦寡香少滋味,沒料到在此卻頗多濃厚稠滑、溫潤甘香、甚至透著些許細細果酸感的美味之作;最迷魅是加入荳蔻香料同煮,暖馥芬芳,讓人不由上癮。

後來逛了幾處咖啡豆專賣店,發現豆款種類極是多樣、烘焙度分類細緻、品質也好,當下頗受啟發……這會兒,要不要再往這更直率路線邁進呢?





※ 全新著作《日日物事》已經正式推出!長年點滴薈萃而得,對餐食器皿、杯壺飲具、廚房道具、日用家品等物事的心得心情、思維思考、啟發感發,盡在此中,一定要捧場喔!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