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聯合報》〈第二屆500碗評審/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小吃反映地方的身世故事〉

「我比較希望從在地文史跟飲食文化的角度,去尋找那個地方的小吃。所以我在選店的時候,未必會選到網路人氣店,反而會比較從歷史脈絡上、它可能具備某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或者它在類型上有其獨特性的角度去選店。透過小吃,可以深化我對這個地方的認識,以及對在地的生活方式、風土、物產,有更深刻的感受。」葉怡蘭指出:「每個地方的小吃,都反映了這個地方的身世故事,這件事情讓我非常著迷……」

2024/08/18《聯合報》〈第二屆500碗/469間入選 葉怡蘭:讓更多店家被看見〉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指出,相較於第一屆評審著重經典、知名的小吃,第二屆則回歸個人生活日常,「這也是我對500碗的期待,不集中於少數的明星店家,更分散的小吃美食地圖、讓更多店家被看見。」上台領獎的店家致詞,不乏二代、三代,「這些年輕有想法,加上小吃是全民共同的熱愛,背後的能量是很強大的」……

2024/07/29《遠見雜誌》〈江振誠退休!他從廚師變校長,「RAW Culinary Academy」要做什麼?〉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評價:「這十年是台灣法菜風起雲湧的十年,RAW所占的位置厥功甚偉。」她指出,RAW開業的2014年,精緻餐飲正值新一波潮流,世界各地的法菜主廚將技法結合在地食材,傳播至全世界,RAW將這股趨勢帶進台灣,讓台灣接軌世界。其次,是樹立了新時代職人形象……

2024/07/29《VOGUE》〈國際名廚江振誠宣布引退!米其林二星餐廳「RAW」將於12/31結束營業,轉型料理學院孵化未來的米其林星廚〉

葉怡蘭在記者會上分享道,「其實Chef Andre將台灣味融入法餐的作法,以前在台灣不是沒有人做過,但Chef Andre透過他在世界食壇的地位、國際上的能見度和強大的創作力,讓更多人願意理解並接受,可以說RAW在台灣的十年也是台灣Fine dining最精彩的時光…… 」

2024/07/29《聯合報》〈RAW年底謝幕 國際名廚江振誠將引退 獻上最終菜單The Last Dance〉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也來到現場,對江振誠的決定寄予祝福,「他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料理界,更為我們建立一個新時代的職人形象,讓年輕人有了可以追隨的目標。非常期待他新階段的開始,能為台灣及全球餐飲界帶來更多啟發……」

2024/07/26《聯合報》〈第三屆500Young/頒獎人葉怡蘭:對新廚藝時代拭目以待〉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特別出席擔任餐飲類「風味創造師獎」頒獎人,親手將講座交給得獎人「香色Xiang Se」主廚邱一中。葉怡蘭表示:「將『老』與『新』這兩件事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是這個在新的廚藝時代所必須的任務。而我就在這裡拭目以待,同時全心全意的期待……」

2024/03/27《居心誌》〈【日用好設計】葉怡蘭的戀家物事5選〉

從《Yilan’s 幸福雜貨鋪》到《日日物事》,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對於器物的觀察與思考,成為無數讀者在生活中感受美好的指南。多年沉浸於諸多日用好設計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她相信設計的本質是回歸機能,平易平實地融入日常的自在相處之中,為生活帶來舒心美好。戀物、惜物而不役於物,正是葉怡蘭的擇物哲學……

2024/02/27《居心誌》〈【日用好設計】達人推薦選物:日常中的設計之美5選〉

「『用即美』的概念可以對應到西方現代主義主張的『形隨機能生』,兩者同樣育生自對於工業化時代可大量製造的反思,其著眼點卻不盡相同。」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指出,民藝有一部分是主張以保護手作對抗大量生產,現代主義則是透過可一致化、規格化的量產大規模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而兩者皆是要回歸使用的原點,也就是造型要由機能決定、從好用去思考……」

2024/03/08《聯合報》〈500盤新趨勢/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預測!2024混融fusion當道、料理檯餐廳興起〉

「我覺得2024有個整體大方向就是『混融』。這幾年,混融的形式變得更徹底也更多元,我稱作『天然混』。 因為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劇烈,許多主廚從出身、旅行、修業、執業、婚姻都讓他們自然而然擁有多元的背景,那些深刻的生命歷程,讓他們對每個地方都有扎實的認識,進而在料理上理所當然地顯現……」

2024/01/12《居心誌》〈【疫後旅行】葉怡蘭:在每一段旅程裡,重新發現世界、找到自己〉

素以享樂為終生職志的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對她而言,對於品味與美學的實踐是不間斷的生活積累,旅行更是拓展視野、豐富心靈的重中之重。葉怡蘭曾多次提到,她此生對於美、對於簡約、對於事物、人生、生活的看法,有很多都感謝京都的滋養,這份深入靈魂的熟悉,揉合著深深的眷戀與情感,使之成為疫後的第一個目的地;而北國雪鄉、南國海島則是接下來的旅程……

2024/01/02《中華日報》〈客委會辦理「客庄貓裏紅茶品茗饗宴」〉

飲食作家葉怡蘭分享研究紅茶二十多年的歷程,近年觀察到西方品茶文化正在改變,茶客從原先選擇加奶、加糖,甚至加上薰香濃郁的紅茶,逐漸轉變成喜好清新淡雅、帶有天然果香的產地茶,而自己品嘗過客庄特有的貓裏紅茶後,立即被這獨有的蜜香、花果香氣所驚豔,加上近年因為fine dining的興起,由佐餐酒帶動佐餐茶的新風氣,將會是未來貓裏紅茶發展的一大契機……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