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米其林今公布榜單,飲食評論家葉怡蘭認為,今年出乎人意料的地方就是「完全不出意料」,米其林顯然越來越走向保守態勢,如新進的10家餐廳幾近半數是法式,「法式美學」更明確。葉怡蘭表示,少數讓人眼睛一亮的是首次進榜的盤式甜點「MINIMAL」 ,以冰品為創作核心,即使放在全世界法式甜點界也極是獨樹一格……
「其實大家吃累了,」知名飲食作家葉怡蘭直言,「過去幾年,我們迎來台灣fine dining最興盛而燦爛的時候,但新餐廳出現的太多太快,市場的胃納不見得能消耗。」 當台灣人再次出國,fine dining餐廳基本盤客戶減少,來台國際觀光客目光仍停留在小吃身上,不像以前愛光顧fine dining餐廳。葉怡蘭觀察,一些餐廳疫前國外觀光客佔比超過一半,現在則無法回復至此……
今年新入榜數從去年的26家變成16家,一口氣少了10家。總榜單也創下新低紀錄。葉怡蘭認為,「某種程度感覺得到是為了讓榜單更貼近在地、也更落實必比登應有的平易特質所進行的盤整」。「今年新增店家也普遍更趨近小館小店,類型相較更整齊,可見主辦方的意圖」。其二,是看到越來越鮮明的多樣性,「漸漸反映出台灣庶民飲食多樣性的真正面貌」……
葉怡蘭認為,早幾屆的入選名單,較集中於牛肉麵或夜市等外國人較熟悉的料理和場域,新進榜單樣態明顯多元,今年有蛋餅、清粥小菜,也有墨西哥異國料理,展現台灣庶民料理多樣化特質。此外,近年台灣許多小餐館、小吃店由年輕一代開設或接手後,環境、氛圍、風格愈趨精緻……
「我比較希望從在地文史跟飲食文化的角度,去尋找那個地方的小吃。所以我在選店的時候,未必會選到網路人氣店,反而會比較從歷史脈絡上、它可能具備某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或者它在類型上有其獨特性的角度去選店。透過小吃,可以深化我對這個地方的認識,以及對在地的生活方式、風土、物產,有更深刻的感受。」葉怡蘭指出:「每個地方的小吃,都反映了這個地方的身世故事,這件事情讓我非常著迷……」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指出,相較於第一屆評審著重經典、知名的小吃,第二屆則回歸個人生活日常,「這也是我對500碗的期待,不集中於少數的明星店家,更分散的小吃美食地圖、讓更多店家被看見。」上台領獎的店家致詞,不乏二代、三代,「這些年輕有想法,加上小吃是全民共同的熱愛,背後的能量是很強大的」……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評價:「這十年是台灣法菜風起雲湧的十年,RAW所占的位置厥功甚偉。」她指出,RAW開業的2014年,精緻餐飲正值新一波潮流,世界各地的法菜主廚將技法結合在地食材,傳播至全世界,RAW將這股趨勢帶進台灣,讓台灣接軌世界。其次,是樹立了新時代職人形象……
葉怡蘭在記者會上分享道,「其實Chef Andre將台灣味融入法餐的作法,以前在台灣不是沒有人做過,但Chef Andre透過他在世界食壇的地位、國際上的能見度和強大的創作力,讓更多人願意理解並接受,可以說RAW在台灣的十年也是台灣Fine dining最精彩的時光……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也來到現場,對江振誠的決定寄予祝福,「他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料理界,更為我們建立一個新時代的職人形象,讓年輕人有了可以追隨的目標。非常期待他新階段的開始,能為台灣及全球餐飲界帶來更多啟發……」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特別出席擔任餐飲類「風味創造師獎」頒獎人,親手將講座交給得獎人「香色Xiang Se」主廚邱一中。葉怡蘭表示:「將『老』與『新』這兩件事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是這個在新的廚藝時代所必須的任務。而我就在這裡拭目以待,同時全心全意的期待……」
從《Yilan’s 幸福雜貨鋪》到《日日物事》,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對於器物的觀察與思考,成為無數讀者在生活中感受美好的指南。多年沉浸於諸多日用好設計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她相信設計的本質是回歸機能,平易平實地融入日常的自在相處之中,為生活帶來舒心美好。戀物、惜物而不役於物,正是葉怡蘭的擇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