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日獨大,台北天下 — 關於,《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
- 2025-08-19 訂閱電子報
-

米其林第八年,一如上週接受媒體採訪談必比登榜時所言,確乎已然進入穩定圓熟期——走過入台之初的生澀磨合、疫情期間的左支右絀保守固步,至今,隨名單的年年積累、壯大(今年已達419家!),並在過程中逐年調整、修正,理路與完整度漸顯,審美標準與角度也益發步步穩固。
檢點近年、特別是今年新晉與升星榜,清晰察覺,可依可遵可循的一套米其林「登龍法則」已蔚然成形,對台灣餐飲界所展現的強大影響遂也越見分明:
1. 無論是星級餐廳出身、或是延請海外星級名廚來台加持,本身血統上具備米其林DNA是首要摘星以至升星利基,成為有心業者投入蹊徑。

2. 高規格投資、頂級路線、華美精緻空間與周邊為必要條件,傳統與親民小品餐館已難嶄露頭角。
3. 法式Fine Dining審美立場越趨明確。遂以菜系言,法菜之外,同樣美學體系、架構與創作脈絡完備的日本料理相對吃香,成為星榜上兩大稱霸類別。
4. 承上,位上西吃躍成重要進身階。特別自首年登台後曾經停滯多年的中菜,到近兩年顯然以中菜西吃、甚至更進一步融入法菜思維與法式呈盤手法之姿開始回歸,能晉星榜皆屬此類。

——在此態勢下,非走此路的餐廳就算深受食客愛戴也往往難得青睞;對此,是要堅持固有本我之形式神髓,還是朝米其林品味靠攏,將成意在星榜主廚與經營者的兩難挑戰。
5. 曾經席捲多年的台魂法菜狂潮雖已漸趨沉澱,然在星榜上仍持續保留立足地位,成為米其林指南獨樹一幟的「在地觀點」表現。
6. 所以,即使近年米其林版圖不斷拓展,星級餐廳卻反而越往Fine Dining高端餐飲發展悠久成熟的首善之都台北集中,台中、高雄只見零星分布;而飲食之在地與庶民性格相對分明區域如台南,以及今年新增的新北、新竹縣市只能侷限在必比登與入選榜上露臉……

從中得見,星榜本身逐年強固的壁壘,真正本土親民的「在地」,且就留在入選與必比登呈現。
——然而我想,八年一路走來,國人對此應已有充分領會與體認,識其質、用其長,平常心看待,各擁各守所悅所愛所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