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在台灣,留戀的十碗小吃



2025年500碗,榮幸第三度擔任評審參與選碗,得能藉此咀嚼回顧,這一年來曾經撩動我心的台灣小吃那一碗

邁入第三年,比之先前,感覺態度與心緒似是漸漸出現轉向。

由於沿襲我於500盤與已持續十多年的年度「美好的十頓飯」的登載原則:為求包羅更寬廣,往年入選者即使依然沈醉,但就不再重複選入,遂而,一嚐傾心、久久回味難忘、對我而言意義別具雖依然是最重要遴選之因,當然也同樣意在觀照、標櫫台灣各地域小吃的代表之味和風貌;但也開始越多酌情融入自家鄰里日常依賴,情感與連結俱深厚店家。

所以,除了家鄉台南之外,也首度將長年住居的台北納入版圖中,所選皆是多年來頻頻造訪的愛店;然後,台中、新北、花蓮、台東,隨工作與行腳而得的美好之遇,以至漸漸緣結越深的宜蘭店家也一一名列榜上。

——遂而,十碗小吃,十段曾經心折美味時光,照例留記於此,再次回味的同時,也和大夥兒分享。

最後同樣照例聲明:這是一份「純屬個人」的選單,完全依當時當刻之體驗心情心得、記憶中的感動與獨特程度,以及,多年來點滴凝聚而成的、我對食物之審美與愛欲標準作取決。

至於其他更多內容,關乎更完整選店心得以至相關評論種種,則可參考相關報導實況記錄,此處不再贅述。

(※以下條列店家名稱、所選菜色與感言,順序依地域排列。點擊標題連結可看到完整食飲照片和相關地址電話資訊。)

 

2025|小吃十碗

 

台南東區 廟口二代清燉牛肉麵|清燉牛肉麵




長年來每回台南,老店愛店之外,也常踏足年輕世代經營的食店,只因深知是一城一地食飲未來之所繫,遂從傳承二代三代店或新入列店家,聽聞口碑、看著似覺合心便留記,趁返鄉之際重點走訪。

此為昔年常光顧、但後來易主的府連路「廟口」第二代(還有另一分支在中西區),因從家中步行僅數分鐘距離,開張至今已取代原店成為家人日常食所。

招牌清燉牛肉麵吃來較之昔往印象似多幾分濃郁,然湯甘醇肉柔腴,確有前代之風。同時驚喜還有之前沒有的麻辣鴨血豆腐,麻與辣俱是台南路數之溫文,卻是軟潤辛香、有滋有味。

 

台南北區 手工麵專門店|原味乾麵




素愛的台南乾麵又添一新歡。台南公園旁,沒有店名、大大店招只標了「手工麵專門店」(又一台南「無名」小吃店?)獨特之處是自家手工製麵,在台南一眾「外省麵」中可說自成一格。

果然,略寬扁麵條之咬勁口感皆出色;同得我心還有調味,不管是原味乾麵或湯麵,一致單單純純就是油與醬或高湯的陽春之合,素樸簡致,卻更襯出手工麵之質與香,味與韻皆悠長。滷味與水餃也好,特別後者,皮薄餡雅,和我素愛的婆家水餃有些像,更覺親切愜懷。

 

台南新化 目鏡蝦仁飯|招牌蝦仁飯




新化頗有口碑的蝦仁飯。與城區各名店路數不同,蝦仁碩大彈勁——看了店家臉書說是紅蝦而非傳統火燒蝦,米飯本身也較乾爽,粒粒飽滿,口感好且味道濃足。其餘菜色也不俗,尤愛花枝餛飩湯和煎鴨蛋,前者鮮美襲人、後者則旺火煎得外焦酥內潤流,一一留下深刻印象。

 

台中中區 富貴亭飲食店|當歸鴨肉麵線




台中當歸鴨老店。感謝在地推薦,從小在台南就甚愛此味的我一聽垂涎,趁去年十一月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講座之便前來一嚐。

果然無負口碑。鴨肉滑嫩,湯頭則是傑出藥膳應有之溫醇回甘中流露沉著雋永幽香;另點的鹽水鵝肉軟柔芳美,香菇腦湯綿潤鮮郁,道道難忘。

 

台北中山區 德記小吃|什錦煮麵




各式台灣麵食裡,什錦麵也是讓我格外留戀的一類。看似尋常,卻從選材到高湯到火候炒工鑊氣,每一環節都是功夫手路;且最難是只能一碗兩碗炒煮,無法大量烹製,遂而雖光芒遠不若牛肉麵、乾麵,卻是我心目中台灣常民手藝代表。

而一如我的多年心得,真正勾動人心的什錦麵,往往非出自人氣名店,反是藏於鄰里巷弄內、平平常常的小館小攤,最是舒心合味。而此家便是台北家附近一月至少一次光顧的熟悉店家,長年來品質穩定,湯頭醇郁、麵條彈勁,口感滋味鑊氣俱足,百吃不厭。

 

台北大安區 史大華精緻麵食(和平店)|紅燒半筋半肉麵




多年前因地緣關係頗依賴的店家,幾乎每隔幾週便有一訪,後來搬了地方,便少再相見。近期剛好人在附近開會,發現和平店就在幾步之遙,便興致勃勃前來回味。

豆皮、泡菜、半筋半肉麵與風雞絲乾麵……點完上桌後一見莞爾,幾乎就是往日固定菜單,可喜一一皆是舊時味,特別素愛的牛肉麵,是有別於一般紅燒牛肉麵的濃厚路數的溫潤婉郁之風,銀絲般細麵更增細緻感。

 

新北汐止 車頭鹹粥|鹹粥




從小在台南常慣食鹹粥早餐,虱目魚粥、土魠魚粥都頗愛,來到北部後發現,想是食材供應緣故,北部多為肉粥,海與陸各有滋味。

此家因花季賞花緣故人到汐止因而順道緣會。鹹粥頗合味,比過往所嚐肉粥來得更滑稠清爽,尤其以白蘿蔔入粥、更添溫潤甘芳。小菜也好,特別打成結卷的雞腸與少見的雞腱頭,香郁柔彈,好吃。

 

宜蘭頭城 吉祥鮮肉小籠包|小籠包




純粹偶然之遇——店前路過,形貌氣味覺著不凡,當下留了心,辦完事後特意繞回來試試。

小籠包一律現點現包現蒸,遂即使排進店內入座了也還得耐心靜候出爐。然一點不負等待,風格形態與早年曾經嚐過、這一帶聞名的正常小籠包一致,但風味口感似是更勝昔時記憶:外皮薄柔、內餡滑潤且鮮湯滿滿,一咬下甜汁汩汩溢流,最銷魂是那襲人的蔥香蔥濃蔥腴蔥甘,讓人由衷喟嘆,果然此刻身在宜蘭!

 

花蓮玉里 橋頭臭豆腐|臭豆腐




越來越覺得,從街頭到夜市,臭豆腐的光芒似乎一點不輸其他經典台灣小吃,全台各地都有人氣代表。而玉里的橋頭臭豆腐則無疑是此中分外聞名遐邇的一家,卻是遲遲未曾緣會。沒料到去年一年內連續兩度在花蓮本店大直店一嚐,氣味聞著雖張揚,入口卻不覺強烈,豆香酵味雋永,外酥脆內香爽,果然美味。

 

台東長濱 蟲子麵店|肉絲麵




長濱著名海鮮店「邱爸爸海味」二代開的麵店。無負家承,形式與菜單素樸,卻吃得出功力和用心。特別喜歡肉絲麵,形式乍看頗似台式什錦煮麵,卻從素材到風味組合以至鑊氣都鮮明飽滿,不同一般。


 
Promotion
公告欄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