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食之魅(下):米粉湯,以及菜市場



 

一路吃,米粉湯


最直入我心還有各式米粉湯——還記得十四年前初訪龍坡邦,在旅館的推薦引領下,兩人在Wat Sene廟前小攤各來了一碗,清甘鮮醇,浸入多量鮮摘香草料更添明亮馨芳,至今難忘。遂而這回,自首都永珍落地到乘河輪沿河北上,日日心心念念四處尋覓想吃全是米粉湯。

就這麼從旅宿船上的早餐以至餐館、路邊攤一路暢享,漸漸能夠區辨,雖皆稱「rice noodle soup」,其實形貌內涵、粉體湯頭配料各異,且與鄰近的越南、泰國河粉米粉也有別……

最具代表地位也最得我心是「Khao piak sen」(左上):寮文意為濕米粉,以米和糯米製成,柔彈芳香;湯頭澄澈,配料最常見是各式豬雜與豬血,清甘中透著鮮濃,對內臟控如我而言完全無法抵擋。

後來在龍坡邦巷內小攤中還驚艷吃到以現炸豬皮入湯(右上),酥腴噴香,美味得兩人不停讚嘆;一同併桌的在地人們見我倆吃得開懷,不僅連連好奇攀談,還熱心頻頻推來辣椒醬,示意不但一定要加、且還要一匙兩匙三匙加到足,果然辛烈熱辣,夠勁夠嗆。

還有「Khao Soi」(左下):與泰國的同名咖哩麵不同,寮國的Khao Soi發源自龍坡邦本地,Soi為「切」之意,粉體扁薄,口感潤軟,配以清湯、炸油蔥和番茄肉末醬,酸酸香香,胃口大開。

「Khao poon」則粉體細圓(右下),淋以椰汁香料肉末咖哩濃湯,質地介乎湯麵與拌麵,濃稠豐郁,也很棒。

從中領略中南半島米食文化之紛呈精彩,深深傾倒。




 

永珍&龍坡邦,菜市場


從來每到一地,首站必逛市場,在寮國也不例外,抵達永珍隔日一早,馬上來到的是城中頗有規模的Thong Khan Kham傳統市場。

好個豐盛富饒活力滿滿所在,蔬果肉魚米穀乾貨漬物調味料與各式廚用道具攤商雲集,從半開放室內一路蔓延到街邊,攤攤澎湃滿堆,五色繽紛斑斕,逛得人血脈賁張,過癮非常。

食材種類與台灣頗有相似,讓人因之玩味熱帶亞洲諸國從地域風土到流動融合脈絡的相近一致;但也有不少在地特有瓜果香料、各式米製品,以及覺得在寮國這兒似乎格外豐富的醃漬發酵素材,看得人興致高昂。

肉魚部分,豬肉陣容最堅強,雞肉次之,且周身與內臟各部位完整齊備,但其餘肉品就相對少;魚鮮則佔比更低,且以河魚河蝦與魚乾魚漬為主,鮮明反映當地飲食習慣與內陸特色。





然後是龍坡邦朝市——上趟除旅宿本身之外最喜歡的所在,那以舊城尺度言可曰宏大的規模,整整佔據好幾街區、民居間廟宇旁街巷兩側密密麻麻緊簇蔓延盡是攤商,以及多元多樣食材滿堆的澎湃豐盛富饒景象,至今難忘。

而此番重遊,相距近十四年,精彩熱鬧心醉心折一如昔往。

所不同者,這回在臨去前一日來訪;十來天大快朵頤下來,對當地菜色已有大致領略與瞭解,遂大有別於旅程之初在首都永珍菜市場的滿懷陌生新奇新鮮,所見頗高比例都是已嚐過的食材,遂更多幾分相識共鳴熟稔親切成竹在胸之感:

不管是以各種烹法一路吃過來的碩大湄公河魚、樣貌形狀各異的乾濕米線米粉米食、各式乾燥牛皮豬皮、各種筍殼竹筒蕉葉鑲裹料理、在地特色口味色紛呈的Jeow醬、琳瑯滿目當令熱帶果蔬菇蕈香葉香料以至發酵風乾醃漬肉魚筍蔬、野生蟲禽蛙……

一一從餐桌上來到眼前身側活色生香現身說法,充分展現寮國飲食內蘊的深厚與多端,看得誘得人血脈賁張食欲高昂,興致樂趣滿滿。


 

→ 寮國食之魅(上):酵、醬與鑲




 
公告欄
【活動】11/22(六) 台南「林好商店 × 葉怡蘭|調配極選 新品上市品嚐會」

現場,除了談談此次合作的研發與選品理念和追求,從中延伸的日常飲食之趣之樂,還將當堂示範說解鍋煮奶茶步驟和訣竅,並與大夥兒一起品嚐分別以冷泡與奶茶方式呈現的「芳春、蘊夏、豐秋、暖冬」四款「常日茶」,以及以「醇釀」與「雙豆雙釀」兩款台南味黑豆醬油製作的快手料理……
新作:常日茶,以及台南新味醬油

與台南「林好商店」攜手打造的自有獨家「調配極選」系列再度推新作:「常日茶.芳春、蘊夏、豐秋、暖冬」以及「雙豆雙釀.台南新味黑豆醬油」堂堂問世……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