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境,與人性、人心 — 近來幾本書之讀後記



 

《藝術大盜》.Michael Finkel.時報出版


六月鎌倉之旅隨身書。難得行中所讀不是小說,然那精彩入勝高潮迭起的十足戲劇性卻絕對遠遠過之。

說的是藝術史上赫赫有名大盜 Stéphane Breitwieser 的故事。年僅22歲的他,8年來共行竊300多件畫作、雕塑、古董銀器等總價超過20億美元的藝術品,足跡遍及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丹麥各地——最玄奇是,和其他藝術竊盜截然不同,他一件都不曾轉賣,全數收藏滿堆在所蝸居的小小閣樓裡,日日親暱相伴賞玩……

此段傳奇事,吸引作者Michael Finkel投入漫漫十多年時間,透過地毯式搜獵資料、無數書信往還以及親身訪談,綿綿密密抽絲剝繭刻畫書寫呈現你我眼前。

此作之動我心處,除了讓人讀之摒息的緊張刺激偷盜情節和瑰麗氛圍場景,還在於栩栩生動描繪出,藝術之所以引人沉醉痴狂的美與境:

Breitwieser所著迷的油畫類型,年代大約集中在文藝復興末期到巴洛克初期,是「能夠沉澱出夢想與詩意的畫作」,「為新興中產階級住宅量身打造,這些作品往往喚起一種世間善的感覺,而這種情感在踵事增華、巨大浮誇的貴族畫中是不存在的」。

同樣讓他一往情深,還有19世紀初期的美器:「機器接管之前的時代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顛峰、美麗與技巧的極致……時間無情地向前推進,他衷心希望,他的郊區小閣樓是個例外。」

——讓長年每每旅歐、便常在此類博物館美術館流連駐足如我深有共鳴。

然同時發人深省是,人性之複雜與惡,這般對藝與美的傾情炙熱之愛,卻非得透過掠奪與獨佔的方式表現,「他獎勵自己,卻剝奪了其他人的權益」;且隨著所得所擁越多,欲望越熾,更免不了終究一步步沉淪成貪婪無止盡的無謂囤積,進而造成無可挽回彌補的破壞和失去,讀之低迴再三、撫卷嘆息。




 

《舞伎家的料理人 1~10》.小山愛子.新經典文化


久違了的全套實體漫畫書,歡喜重拾捧讀紙本的踏實溫暖樂趣。

是慕名已久的《舞伎家的料理人》。雖之前已先收看過是枝裕和導演的日劇版,但比之戲劇的相對緊湊與強調故事張力,長篇連載的漫畫版不僅節奏相對悠慢,也更著重刻畫食物以及流轉於四季日常裡、人與人間隱隱然一切盡在不言中的相契默契情味情致,遂更耐咀嚼、更覺有滋有味。

正屬向來情鍾、我稱之為「清淡型美食漫畫」——特色一如數年前曾經為文提出的〈清淡型美食日劇〉:篇幅短短、缺乏高潮迭起情節、氛圍淡泊安靜、步調平實徐緩,甚至篇篇形式重複一致,且大量著墨、專注聚焦菜餚烹調步驟和享用過程……看似單調,卻是其味其韻含蓄綿長,十足療癒。

此般類型作品頗多,題材內容也極多樣寬廣,最具代表性則莫過於膾炙人口深植人心的《深夜食堂》以及才只兩本出版、卻在日劇領域長年發光的《孤獨的美食家》。

然《舞伎家的料理人》之獨到與引人入勝處,不單在於以眾所憧憬熱愛的京都為舞台,更以舞伎為創作背景:兩位主人翁、舞伎見習生的清依與小堇,一轉而以料理人身分在古都安身立命,另一則孜孜奮鬥努力繼而一步步綻放光熱;還有圍繞著這兩位少女的,立足於新舊時代之交的祇園花街景物人事,舞伎之家「屋形」裡的不同角色描繪與年歲月季起居作息,以至故鄉青森的鄉土之食的不時遙相穿插交映……

都讓此作遠遠超乎一般的清淡型美食漫畫,擁有更飽滿豐裕的內涵層次血肉肌理,讀之入迷。




 

《小說家的一日》.井上荒野.時報出版


連日來遲遲跨不過也說不出的沈鬱難安心緒裡,於是,放下正緩慢行進中的鳥類生態書以及穿插其間的幾部長篇連載漫畫,難得在非旅行期間讀起了小說

井上荒野的短篇之作。多年前曾讀過她的《獻給炒高麗菜》十分傾心,卻不知為何之後就未再有緣相遇,這回偶然瞥見此書,覺著題材挺有意思便開讀。

果然有趣。以「書寫」做為貫穿各篇的核心主題,主要篇章〈小說家的一日〉 甚至以個人此刻生活和寫作狀態為創作原型;形式也極多端,手機私訊、社群貼文、日記、筆記以至小說等各種不同媒材書寫都成故事場景。

尤為玩味處在於,筆調氛圍頗不同於先前《獻給炒高麗菜》的清淡柔婉、流露細緻的生活味道和溫暖,清淡安靜雖仍在,卻時刻涵藏著揮之不去的孤寂與落寞,以至人世人事人性與人生境遇裡俯拾皆在難能著力釋卻的無奈,透過這些或絮絮叨叨或隻字片言的書寫,款款流露閃現。

「當心中某些隱隱微微的什麼,透過了書寫者所選出一個字詞被傳送到了這世界的那當下,我感覺就有什麼超越了我們意志的事情發生了。」

「我祈望能夠這樣藉由語言,去確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斷、不斷感受到驚詫、不斷不斷自我更新。也祝福所有本書的讀者朋友,也有這樣的時刻。」


 
Promotion
公告欄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