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7《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繁不如簡 葉怡蘭暢談紅茶的芳味〉

台灣人談論最多的茶是烏龍茶,但是圍繞在周遭和日常生活密切結合,不遑多讓的茶飲卻是紅茶。因此,佛館雙閣樓在6月16日特別邀請旅遊作家,同時也是著書《尋味˙紅茶》及《紅茶經》的作者葉怡蘭,以「紅茶的芳味」為題,告訴大家紅茶的魅力何在……

2018/06/11 中國《初見知旅》〈葉怡蘭:「享樂」真的可以成為一生的職業嗎?〉

「工作是自我實現,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我的人生志業。我人生追求的目標、興趣、能引燃我的熱情的事物,全都寄託在工作上。所以到現在,不管是我的寫作、演講、教學,以及網站、雜貨鋪、企業代編的經營,都圍繞在熱愛的興趣上……」

2018/06/06 《米其林指南網站》〈《臺北米其林指南》對台灣餐飲界的影響〉

葉怡蘭認為米其林的觀光意義在於另一層面:上榜餐廳的國際能見度。對於本來就要造訪台灣的人,「米其林為他們指往精緻餐飲的路」。過去政府往往只比較聚焦宣傳台灣小吃,但台灣飲食其實有多重面向,精緻餐飲同樣也是旅客期待的體驗……

2018/04《GQ雜誌》〈22條東京達人路線-下町老區再發現〉

身為台灣多元發展的美食與旅遊作家,葉怡蘭眼中的日本風華跟大多數人也不一樣,她堪稱是最早把東京下町風情介紹給台灣的作家,而20年來下町文化風情依舊,卻持續有著新鮮事發生,讓人見識很不一樣的東京……

2018/04《台北畫刊》〈台北美食之都 情牽米其林〉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認為,能夠獲得米其林這項具指標性的國際認可,對於台北美食確實是一個獲得肯定並自我提升的機會,但除此之外,一樣重要的還有我們如何從中看待自己的飲食文化,不要受遴選標準影響,失了本色……

2018/04《遠見雜誌》〈《米其林》美食聖經 真的懂台灣人的胃?〉

葉怡蘭表示,《米其林指南》的遴選和評鑑,絕對能刺激帶動國內餐飲業努力提升自己,但米其林並非全部標準,台灣餐飲業者也沒有必要一昧迎合,讓料理初衷本末倒置,「什麼才是表現台灣自己的方式,我們要有自己的自信和看法,」葉怡蘭堅信……

2018/03/27《Yahoo奇摩旅遊》〈《台北米其林指南》的遺珠之憾!飲食作家葉怡蘭推薦五大必訪餐廳〉

葉怡蘭認為,如果《米其林指南》挑選餐廳的標準是「只頒給餐盤裡的食物」,以美味為重,回到食物本身的技藝、境界與價值感,那麼哪些餐廳可以呈現台北獨有的飲食面貌與廚藝高度?這就是葉怡蘭此次挑選《台北米其林指南》遺珠之憾的標準……

2018/03/21《蘋果日報》〈日月潭紅茶獨有風味輪 助台茶行銷世界〉

日月潭紅茶風味輪發表及研討會在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登場,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也受邀出席,分享近10多年來西方人喝紅茶口味已逐漸改變,以前具澀味、單寧重的茶飲不再受歡迎,改飲用清新、有花香的茶,如大吉嶺紅茶、日本煎茶等,但東方人改喜愛具強烈風味,能沖煮奶茶的阿薩姆或伯爵茶……

2018/03/15《GQ 瀟灑男人網》〈不喜歡今年的臺北米其林榜單?葉怡蘭:「我們不能被它牽著走,要有自己的價值。」〉

「我們要學會好好的使用米其林。比方說,我覺得他一定可以給我們法式fine dining很正向的刺激,其他的部份可能就要想一下。我們應該把米其林當作某一部份的指南,而不是全部標準,或是用來評斷我們『台灣的飲食水準有沒有到達國際級。』因為米其林無論如何只是一個視角,世界上也不存在一本能討好所有料理的指南,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不會好」……

2018/03/15《聯合報》〈美食家看名單「評審忽略台菜」〉

葉怡蘭說,若以法國版本米其林的高標準來看,目前入選一星的西餐廳中,這些亮眼的年輕主廚,有些在實力上可算在一、二星游移,不排除在評鑑當時發生菜色水準的一致性上差那麼一步、或是穩定度不足的可能性……

2018/03/15《聯合新聞網》〈西餐廳全拿一星 美食家:令人詫異!〉

飲食作家葉怡蘭表示,觀察這次《台北米其林指南》名單,比較值得玩味的是西餐占比最高達4成,也就是20家上榜餐廳中,有8家是西餐廳,不過全部集中在一星,她坦言此結果令人有些詫異。尤其近年來台北西菜風起雲湧,有許多新一代主廚投入,並且付出巨大努力,也創造出令人振奮的榮景,但顯然這部份未反映在榜單上……

Promotion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