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邀為《台南清燙牛肉湯指南》撰寫此文緣故,回頭檢點,這才發現,我之最早寫作台南牛肉湯,距今已經十數年了…… 「那牛肉,和所有市面上的尋常牛肉完全是兩樣路數,一點不見腥重,反是在舌齒間悠揚著芬芳著綻開成非常美妙的清香和甘美;而口感,即使切得稍有一點厚度,嚼來卻一點不老不澀,而是非常細緻細滑的柔嫩Q軟……」 「因此,從來總認為吃好牛肉是需得快手快口與時間競賽的遊戲,錯過了時辰,肉便要老了、硬了、澀了、柴了,香氣與甜味就要走了、散了,宛如初初盛放的絕豔曇花,芳美的青春,須臾稍縱即逝哪!」 ——當時文字的激情,此刻再讀不免微覺羞赧;但撫心自問,仍十足肯定,對清燙牛肉的熱情一點不曾稍減,每一想及,依然貪饞垂涎不能抑。 而十多年來,一路眼見清燙牛肉榮景的一日千里:從純粹地域性且非為主流、歷史也不算悠久的小吃,成為舉國皆知的美食。牛肉湯攤、牛肉爐店如雨後春筍般街頭巷尾遍見,且家家大排長龍;空前盛況,每逢連假,都可見臉書上鄉親張貼名店前隊伍繞行數百公尺奇景,驚奇不已。 雖說無比歡喜家鄉美味的如此深受愛戴歡迎,但也多少有些遺憾:覺得這苦苦排隊景況,似是略少了些台南小吃裡素來珍貴的,與悠悠常日生活閒情水乳交融的樂趣。 不獨牛肉湯,人在台南,自小到大,我習慣的小吃節奏一直都是這樣的: 不忙的日子,透早起床,閒閒晃盪出門,來到家附近常光顧的攤店自顧自找張空桌坐下;一碗湯水小食、一碗肉燥飯或白飯,一邊兒和家人或老闆話家常,一邊兒佐著城市街邊看似尋常不變、卻隨季節流轉而各見樣態的風景,一邊兒徐徐細細品味這碗中筷上看似極簡約單純、卻次次都芳醇懾人的滋味,歡快滿足不已。 珍惜享用的,不只味道本身,還有這古城的閒逸凝定氛圍,以及數百年專注講究裡所匯聚而成的,對食物、對生活本身的熱愛和敬重。 所以到後來,我總是很難回答太多讀者與朋友們的不斷追問,究竟台南哪家小吃、哪家牛肉湯最推薦必訪? 總寧願大夥兒多留幾天,選一個感興趣的區域住下;然後,彷彿在地住民一樣,以下榻處為出發,安步當車,在星羅棋布、造訪不盡的迷人巷弄與市井食攤間,一點一點發掘、琢磨、領會出,屬於你的台南小吃或牛肉湯版圖,以及最重要的,享樂的美味的情致和步調。 那是我從來認定、也始終陶然其中的,我摯愛的這城市最動人最美麗的面向之一。願你也能盡情盡興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