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怡蘭表示,無論台北或是台中,都可以感受到比必登還在摸索中,從法國和歐洲脈絡看,庶民美食形式相對少而單純,但米其林進到亞洲市場後卻要面對大量且多元的庶民美食,特別台灣,從小餐館到街頭小吃就有各種不同類型,她認為這是比星榜更難的挑戰,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融入在地、琢磨出屬於亞洲的審美標準及觀點……
「從享樂的觀點,去探求世間各種美好事物背後的講究、門道,以及徜徉其中的方法。從年少到現在,誠品敦南所扮演的角色,就好像是這樣的一個窗口,藉由這麼多美好的書,這麼長時間的閱讀,把我跟世界種種美好的事物連結在一起……」
「台灣飲食的多元有活力振奮著我們,但是疫情卻讓許多懷抱理想,嘗試創新的店家或生產製造創作者面臨危機,也更加脆弱,有時等你看到他們消失才深覺痛心,卻已來不及,這個時刻,這些店家更需要我們的光顧與鼓勵。或許你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小,但是點滴積累就能匯聚成巨大力量,即使在家做飯,食材也應盡量溯源……」
「我一直覺得食品加工其實有助於平衡農業現在遇到的問題。」葉怡蘭說,加工不只是延長保存,更創造出很多飲食工藝上的成就。「是不是能朝此發展,讓台灣不只新鮮水果厲害,更能發展出屬於我們的加工品文化。這需要新一代農業、餐飲職人一起努力。其中 PEKOE 扮演的是催生與通路的角色,當初開店就抱有這樣的理想……」
在Fine Dining的體系裡,從食材、烹飪到周邊器物等整體都講究。葉怡蘭認為,「這件事在台灣才漸漸成型。但Akame沒有循著過去的路,而是充滿自己的摸索,他思考一家立足於台灣、在屏東山間的餐廳,究竟該怎麼樣?不管是搭配的酒、食物的器皿,Akame都非常努力連接在地,」一步步前進,過程讓人感動且尊敬……
「至於沾醬,由於向來偏愛原味,所以其實出現頻率不高,偶爾登場,配方也通常力求簡單,純以上好手工古法好醬油醬料等元素撐場面,更加和合。如是,一鍋裡熱呼呼香濃濃煮好上桌,佐一碗香甜米飯、一杯豐潤飽滿好久,再溫暖愜意舒服不過……」
「約莫二十年前,『飲食』於台灣開始跨出文學的類別,整體書寫的走向漸漸變得更為寬廣。葉怡蘭於1999年即創辦的網站《Yilan美食生活玩家》至今屹立不搖,為台灣最受矚目的指標性美食網站之一,——然而媒體出身的她,生命軌跡與大多數從事飲食書寫的創作者並不相同……」
「近20年來我們開始出現自我認同,每個領域都在發酵。台灣『的』料理跟台灣料理、台灣味其實都要分開看,它是慢慢成熟,而且跟著全世界的大勢。我在前年提出一個詞叫做『在地顯學』,大家都在問『我自己是誰』,這不單單是政治、文化、地域上的……」
「我的美學啟蒙並不是從視覺開始,而是從我有興趣的文字得到啟發。現在回想,詩詞歌賦小說,中國古典文學的閱讀是建立我日後審美觀的根本。像我崇尚簡約,不喜華麗繁複,也跟文學中體會出的意境有關,中國有一系列的文人對於田園簡樸生活充滿嚮往……」
葉怡蘭觀察,自上世紀八九〇年代,全面進入飲食顯學年代後,於全球先後崛起的「在地食材狂潮」以及「廚藝在地狂潮」,台灣不但沒有缺席,而且熱烈承襲。葉怡蘭認為,在地顯學年代是人類走過全球化與工業化數百年後的一種回歸,回頭重新緊密連結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