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談談CP值
- 2019-09-02 訂閱電子報
-
日前光顧了一家壽司店。連上幾道後,忍不住和另一半聊起,說出發前讀了幾篇相關網文食記,有的大讚以此價位下水準可曰突出,有的則批評CP值與另家長期爆滿一位難求之同級店家不能相比,但我好像兩邊都不盡然認同……
「因為,你對『P』的定義,和其他人不一樣啊!」另一半如是回答。
讓我一時莞爾──是的。若言此刻有哪個字詞,在本地飲食圈裡最有爭議、各方觀點意見不一,我想,「CP值」(Cost-performance ratio,中文稱「性價比」或「價格表現比」)應可算其一。
目前所見大約可分兩派,一派洋洋高舉,引以為判斷餐廳良莠高下的重要標準──此心態也較接近普羅大眾主流思維;因此,餐廳一旦被公認擁有「高CP值」,便能食客盈門,蔚成生意興隆保證。
另一派則對此深惡痛絕,認為一意只求吃划算吃爽不問其他,無疑助長只求便宜大碗風氣,甚至批評為阻礙精緻餐飲發展的最大元兇。
而我,長年見此兩派爭論,有同意也有不同意,而此中關鍵,還真的被另一半一語道破,正是對「performance」的看法不同所致。
能力可及範圍內,我願意為足能勾動震懾我心的美味一擲千金,而多少年來,也確實體驗品嚐過無數頂級價昂豪宴華餚、珍稀食飲;但重點,卻也正正在這「能力可及範圍」上……
畢竟非為富裕階級,數十年努力撙節打拼下,雖多少累積下一定的經濟能力,但離可以一無罣礙任情揮霍卻還有很大的差距;有限的金錢、無窮的欲望,如何才能把每一分毫都花在刀口上,且真心認為值得,我比誰都在意。
然這「值得」,所牽涉可就無比複雜了。
綜觀坊間將CP值目為首要評斷標準者,往往很容易只及於表面:大份量、豪華食材,彷彿只要把美國和牛日本鱈場蟹波士頓龍蝦北海道干貝整隻大塊全扔上來,訂個漂亮價錢吃個大飽就能奏效。
但我眼中的CP值,即使只以食材為例,能讓人徹底心服口服,絕不單單靠品牌或產地或等級的貴炫,而是從最源頭的風土條件、種植培育、以至餐廳方的精細嚴選、高明處理,全都得算在裡頭打分數。
更何況除了食材,同等甚至更重要的還有廚藝:料理人的背景養成、經驗累積、風格形塑、創作意圖、菜色構成、品質維繫。
此之外,還有空間陳設、餐具、酒飲、服務……每一項,對餐廳來說都是金錢心力投資;對食客而言,則一一都是整體享用經驗能否圓滿愉悅的礎石,沒道理不全盤納入評估。
所以我總認為,在另一派論述者而言,其實用不著對已成流風的CP值現象視若寇讎,好像只要談錢就俗了;反而該進一步訴求的是,如何以更多元而完整的角度看CP值、談CP值。
當越來越多人能夠更開闊寬廣、認真思考究竟何為真正的「划算」和「值得」,對整體餐飲的進境必有正面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