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與現實的拉鋸也是葉怡蘭必須面對的問題,長期以來,她不斷摸索現實、興趣、夢想與理想之間的平衡,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你還要活下來」,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葉怡蘭分享,在追求自己的興趣之餘……
葉怡蘭從紅茶文化中,學習到如何看待世界、人生,紅茶教她的是無須不斷的窮究追高,重要的是回歸樸實生活面。「不離本我,不忘初衷,繁不如簡」,是她這些年的領悟,正如館長如常法師結語所說,葉怡蘭從茶中的解行並重,讓人生更自在,生活更美好……
台灣人談論最多的茶是烏龍茶,但是圍繞在周遭和日常生活密切結合,不遑多讓的茶飲卻是紅茶。因此,佛館雙閣樓在6月16日特別邀請旅遊作家,同時也是著書《尋味˙紅茶》及《紅茶經》的作者葉怡蘭,以「紅茶的芳味」為題,告訴大家紅茶的魅力何在……
「工作是自我實現,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我的人生志業。我人生追求的目標、興趣、能引燃我的熱情的事物,全都寄託在工作上。所以到現在,不管是我的寫作、演講、教學,以及網站、雜貨鋪、企業代編的經營,都圍繞在熱愛的興趣上……」
葉怡蘭認為米其林的觀光意義在於另一層面:上榜餐廳的國際能見度。對於本來就要造訪台灣的人,「米其林為他們指往精緻餐飲的路」。過去政府往往只比較聚焦宣傳台灣小吃,但台灣飲食其實有多重面向,精緻餐飲同樣也是旅客期待的體驗……
身為台灣多元發展的美食與旅遊作家,葉怡蘭眼中的日本風華跟大多數人也不一樣,她堪稱是最早把東京下町風情介紹給台灣的作家,而20年來下町文化風情依舊,卻持續有著新鮮事發生,讓人見識很不一樣的東京……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認為,能夠獲得米其林這項具指標性的國際認可,對於台北美食確實是一個獲得肯定並自我提升的機會,但除此之外,一樣重要的還有我們如何從中看待自己的飲食文化,不要受遴選標準影響,失了本色……
葉怡蘭表示,《米其林指南》的遴選和評鑑,絕對能刺激帶動國內餐飲業努力提升自己,但米其林並非全部標準,台灣餐飲業者也沒有必要一昧迎合,讓料理初衷本末倒置,「什麼才是表現台灣自己的方式,我們要有自己的自信和看法,」葉怡蘭堅信……
葉怡蘭認為,如果《米其林指南》挑選餐廳的標準是「只頒給餐盤裡的食物」,以美味為重,回到食物本身的技藝、境界與價值感,那麼哪些餐廳可以呈現台北獨有的飲食面貌與廚藝高度?這就是葉怡蘭此次挑選《台北米其林指南》遺珠之憾的標準……
日月潭紅茶風味輪發表及研討會在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登場,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也受邀出席,分享近10多年來西方人喝紅茶口味已逐漸改變,以前具澀味、單寧重的茶飲不再受歡迎,改飲用清新、有花香的茶,如大吉嶺紅茶、日本煎茶等,但東方人改喜愛具強烈風味,能沖煮奶茶的阿薩姆或伯爵茶……
「我們要學會好好的使用米其林。比方說,我覺得他一定可以給我們法式fine dining很正向的刺激,其他的部份可能就要想一下。我們應該把米其林當作某一部份的指南,而不是全部標準,或是用來評斷我們『台灣的飲食水準有沒有到達國際級。』因為米其林無論如何只是一個視角,世界上也不存在一本能討好所有料理的指南,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