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日月潭紅茶 —「2018日月潭紅茶評鑑賽」評審後記



2018年深秋,再次受邀擔任「日月潭紅茶評鑑賽」評審。這一年,因氣候異常、霪雨不斷,產量與茶況俱不佳,產季也落後往年不少,導致比賽時間硬生生延遲月餘,方才收齊足夠參賽作品。然天候條件雖艱困,整體淘汰率偏高,但從台茶18號紅玉、台茶21號紅韻、台灣山茶以至大葉種紅茶各組,依然頻見精采作品,很是歡喜。

其中,值得一提是勇奪台茶18號紅玉組特等獎、來自年輕製茶師莊鎔璞的作品,香與味與韻皆活潑明亮,層次豐富奔放。會後問他訣竅,他說,連日下雨、茶菁品質不佳,遂刻意請茶農延後採收、讓茶樹留養,同時發酵做足,果然成績斐然;是敏慧且開闊謙遜體察、順應天順勢自然而做而走的本格之作,分外打動我心。

而第二度擔任評審,對我而言,同樣連日數百茶樣密集品試下,不但啟發與收穫依舊滿載,省思與啟發也更深沈深刻。

去年初初加入,出乎觀摩見習心情,興味盎然是評判觀點與角度、審美標準與方法的如何確立;今年,則更進一步深刻體會,如這般以產地為出發的賽事,對產區與品種特色的守護和奠定,所能發揮的絕高影響力和深遠意義。

所以益發理解主審,長年致力台灣紅茶研究與推廣、也是我十數年來於此領域裡的益友良師的茶改場魚池分場長黃正宗,於比賽場上所展現的堅持:



評鑑過程中,與品質的出類拔萃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是,是否同時持守、表現了產地與品種之正宗本色原貌。因此,即使全無任何因製程上的疏忽失誤或未臻完美,即使再怎麼香醇美味,但若出現非為應有當有之香與味與韻,便立即劃歸出局之列。

這其中,特別是非出乎傳統紅茶製法、而是援引烏龍茶法所衍生的特質──比方於萎凋時進行攪拌(或稱浪菁),使茶散發出熱帶水果般的氣息;或經團揉使茶葉捲曲緊實;或藉由重焙火使之帶有烘焙香……這些其餘茶區常見的手法,透過一年一度評鑑賽的堅守立場嚴格篩選,在魚池相對少見。

因此,對比於其他茶區或因製茶手法的不統一而各吹各調,或是偏離傳統製法而與紅茶本色、與在地風土漸行漸遠,日月潭紅茶因整體風格的一年年越趨整齊劃一,形象風味於是越見旗幟鮮明。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此區紅茶之所以越能發揚光大、深植人心的原因,有朝一日,也終將成為邁出台灣、於世界紅茶版圖上穩占一席之地的不二關鍵。




 
公告欄
【活動】11/22(六) 台南「林好商店 × 葉怡蘭|調配極選 新品上市品嚐會」

現場,除了談談此次合作的研發與選品理念和追求,從中延伸的日常飲食之趣之樂,還將當堂示範說解鍋煮奶茶步驟和訣竅,並與大夥兒一起品嚐分別以冷泡與奶茶方式呈現的「芳春、蘊夏、豐秋、暖冬」四款「常日茶」,以及以「醇釀」與「雙豆雙釀」兩款台南味黑豆醬油製作的快手料理……
新作:常日茶,以及台南新味醬油

與台南「林好商店」攜手打造的自有獨家「調配極選」系列再度推新作:「常日茶.芳春、蘊夏、豐秋、暖冬」以及「雙豆雙釀.台南新味黑豆醬油」堂堂問世……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