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設計這回事

雖說大學畢業後曾有五年時間在設計雜誌任職,之後第一本書的內容也與設計有關,但近來,我之看待「設計」,態度上心情上,卻是略有些複雜。

尤其從前幾年開始,「設計」此事一躍而為此刻時尚消費生活顯學,相關思維觀點話題書籍作品商品紛紛而出,我卻反而開始對此稍微保持些許距離。

原因在於,我對設計的看法,始終十分務實,甚至,隨年歲增長,益發單純樸素。

現代設計的起源,應是工業革命以降,從建築到器物不再僅能由工匠一件一件手作生成,而是可以量產手段快速製造後,所因而誕生的一種專業。之後,再隨科技與時潮、人之喜好與慾望的往前推進,而一年年日新月異、百花齊放。

到現在,設計為這個世界創造了無可想像的繽紛風景。比方單單一只茶壺、一只杯子,自古至今,繁衍出數也數不清的形狀、線條、顏色、圖案……;令人不能不為之目眩神馳。

然在我看來,有時,卻也因著太執著追求形體上的多樣可能,反而與我們的真實生活,漸行漸遠。

至今,我仍舊還是信仰著,近百年前,在設計興起之初,現代主義裡所高舉的「形隨機能生」的思考。

對我而言,設計的真正意義,在於「解決問題,回應需求」。

是什麼東西、該是什麼樣,就長什麼樣。其餘,都是冗贅多餘,並無必要。

工作所需,我經常和各種不同領域設計者合作。過程中,難免時時面對著,與設計者因立足位置互異而造成的不同認知:

「這樣,好像不太好用?」我問。

「可是,比較好看啊!」他說。

這當口,我總習慣回答,先求好看而非好用絕不是「設計」,而是「畫圖」或「雕塑」。

設計,是生活之事。重點在於,能否透過這物件,讓生活更舒適更從容更優雅愉悅。

一只茶壺,不管長得再怎麼絢麗奪目,若不能泡出香氣四溢、滋味俱足的好茶(──相信我,那些方的尖的、稜稜角角、不能容得茶葉在茶壺裡自在旋轉跳舞的,通通不行……),無法真正走入、融入生活裡,到頭來絕對只能讓人一時短暫驚奇,最終,必遭厭膩揚棄。

從來,能夠讓我動念擁有、願以多年歲月與之日日相伴成長的設計作品,定然出自對生活、對該器物具備深切體驗與了解,且還能提出獨特見地的設計者之手;唯有如此,方能如破題般,直接將物件本質之實用潛能,精準發揮。

然而,這也並不是意味著,形之於外的「美」,在設計的過程中全然不需被納入思考。

我認為,這只是步驟上相對次之,卻反是更大更艱難的挑戰。

因為,在充分解決機能之後,僅剩的空間裡,再進一步,還能繼續創造出足能感動人心的美,絕非易事。

我覺得,其中答案,多半已不再可能是任何強烈視覺上的堆砌,而是以尺度、量體的微妙位置、比例的對應與交映,凝聚出,耐人咀嚼、餘味無窮的韻致。

但這標的說真的太難太難。我總寧願,與其一意追美求美而不可得,不如還是,先回歸最原初原始的,實用與機能本身吧!

百年來,有多少已成美之典範且還歷久彌新的迷人物件,最早,原本卻只是最平實踏實、平凡無奇的庶民日常器物,然卻因著與人與生活、與在地人文與地域特色緊密結合,歷經時間淘洗,自然而然,逐步發光成一種質樸但強壯的美麗與經典。

而這美,也往往更能經得起考驗淬鍊,更有情味,更能久長,同時,真正貼近人心。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相關文章:
  「簡單」,不簡單
  靜觀,柳宗理
  誕生,我的茶具
  杯子,白色的好
  我愛鉛筆
  當戀物已成往事
  何處尋覓「基本款」生活品
  旅途中的書
 
→相關商品:
  Yilan著作—《Yilan's 幸福雜貨鋪》
  PEKOE餐具區
  柳宗理餐具區
  柳宗理用具區
  Riedel杯具區
  LeCreuset鍋具區


 
<P>設計,美,Yilan文章</P>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