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地中海旅行回來。這一趟,因搭乘遊輪關係,十數天裡,沿途停泊,算算竟然共走踏了十來個城市,橫跨土耳其、希臘、以色列、賽浦路斯四個國度。 國度雖異,然或因地域相近、歷史文化交疊緣故,一路行一路吃,感覺食物之形式樣貌均頗神似;除了因地近中亞,略沾染些中東手法與香料外,大體是一派陽光燦爛地中海風情,俯拾盡是滿滿橄欖油與番茄香,橄欖、優格、羊乳酪、堅果與各色當令蔬菜、魚鮮處處可見。 而這裡頭,讓我格外眉開眼笑的,則莫過於節瓜了。 想是夏季此刻正當令,烤、煮、炒、燉、拌……幾乎每道菜裡都有它的蹤影,然卻甜美爽口各有風味,怎麼吃也不厭;讓素愛節瓜的我大呼過癮。 鍾愛節瓜的原因,追根究柢,還在於早年台灣難得一見;即使有,也因多是進口貨,不僅價格昂貴,迢迢過海而來,風味總難免損上幾分。遂難免另眼相看,每次赴歐洲旅行,總忍不住藉機多吃些以慰相思。 好在近些年,情況已然改變。幸運處身什麼都能種、什麼都能產的台灣,在地種植越來越普遍,市場裡不僅逐年可見芳蹤,連較少人使用的節瓜花也偶而躍上貨架,再不是高貴難得外來食材了! 來得容易,喜愛度卻未有稍減,節瓜自然而然成為我家餐桌常見佳餚:用大蒜和橄欖油清炒、橫紋鍋煎烤後做沙拉、煮成義式番茄蔬菜湯或普羅旺斯燉菜……變化繁多。 也常烹成義大利麵或燉飯。特別後者,較之其他口味燉飯來要更清淡清爽些,即使夏季此刻吃來也不覺過於濃重膩口。 尤其近幾月新得了一款義大利米,赫赫有名的Carnaroli品種,比起更常見的Arborio品種來,外型纖長緊實、咬感更佳、久煮不爛,也更能吸附高湯。且採收後上市前還經過一年的低溫貯放熟成,使澱粉安定、米心乾燥,烹煮後滋味益發不凡。 而幾度嘗試,雖過往始終認為以台灣上選好米代之,只要注意火候,米心仍硬時便開始進入下一步驟,不要煮過頭,已然美味俱足;但也不得不漸漸承認,向來頗受名廚與饕家愛戴的Carnaroli確實有其獨到處,為咱家的燉飯更添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