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方是真滋味 — 序《禪食慢味》

淡味,方是真滋味— 序《禪食慢味》

淡味,方是真滋味最近,越來越發現,從事飲食寫作工作越久、在飲食世界裡浸淫越深,口味,卻是一年比一年益發清淡簡樸。

真的,雖然對世間各種珍饈佳餚仍有著滿滿的、永不止息的慾望與憧憬,想吃渴吃的美食清單仍舊長長一串;然而,近年來,工作上必然的試菜、偶而的出門/出國打打牙祭之外,日常家常三餐,卻是不知不覺越吃越簡單:

少有肉食、也不愛繁複作工,新鮮當令蔬材、點到為止烹調——比方當令水煮鮮筍或澎湖絲瓜灑上幾米上等好鹽;古法手工嫩豆腐,點上一兩滴醇釀醬油;扎實青脆白蘿蔔切大塊、少少醬料長時間緩慢燉煮得透明剔亮;各色新鮮菇類和少許先行炒至金黃熟軟的洋蔥一起清炒;比方手工日曬麵條煮熟了就單只拌上一兩匙上好醬油香醋麻油;一滿碗晶瑩瑩亮燦燦新碾有機白米飯佐一顆鹹醃梅……

淡味,方是真滋味——看似單調平凡,然我,卻是從中一次又一次,由衷感動領略到,無數令人心折震懾,甘甜雋永悠長綿長的,至福之味。即便是記憶裡曾經奢侈享用過讚嘆過的多少華席豪宴,老實說,也不見得真能與之匹敵。

遂而此刻,讀到《禪食慢味》(橡實文化出版)此書,不免頗多靈犀相契之感。

一直以來,對於日本料理中的「原味」精神,我始終抱持著高度的欽服與尊敬。

尤其幾度京都之旅,這個素以蔬食、原味、淡味為尚,我私心覺得在所有異邦國度裡,於食物上與我最是契合的城市,特別在當地放懷享用過的幾回,禪寺裡的精進料理、豆腐為主的湯豆腐宴、野菜山蔬為主的摘草料理,更是多所啟發與獲得。

我認為,日本傳統的素/蔬食概念,較之亞洲其他國家的同類料理來,是更能盡得原質原味、自然天然、慢食慢味真髓的。

淡味,方是真滋味例如印度素食料理,往往強調的是各色香料之繽紛華麗五色紛呈,吃來但覺喧嘩熱鬧、味炫神馳,久了反覺惶惶空落無所安頓。

傳統中式素食料理,其實烹調概念與葷食大致一般無二;遂而,並非從蔬材之本味本色去考慮,而是一種類似「取代」的概念——不能用肉、就改用……代替好了;於是素肉、素魚、素高湯……,吃來但覺「食無肉」,吃不到食材本身之飽滿甘美。

然日本的蔬食料理(當然,書中所提,已經偏離本來精神的當地諸多虛華精進料理店家不在此列……),卻真正懂得以蔬材本身為思考演繹主體;這一點,尤其細細審視《禪食慢味》裡所一一羅列、描述的各道菜餚,便能清楚發現,重點在於從食材原就具備的不同口感滋味特質出發,交互佐搭、鋪陳、烘托。

「膿、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不僅是美味,連心都受到洗滌」

「設身處地易位為食材本身。……別一味地只想把料理做得好吃,將食材的原味發揮出來才是重點。」

「雖說是精進料理,……其實指的就是,每一道菜每一道菜都是滋養身心的家鄉味。因為這些料理都活用了食材自然呈現的好味道。」

淡味,方是真滋味「禪堂的一切調味都是淡味,這不是一般說的薄味,薄味是指不夠味、少掉了味道。……淡味,不只是薄味而已,必須讓食材本身所擁有的味道展現出生命力。」

「所謂『旬』,我認為是指生命的新鮮感、潤澤度與年輕。……我之所以以日本為榮,就是因為在日本還嗅聞得到『旬』的味道,所到之處皆能感受到那種純粹且本真的色澤。」

——書中,作者、本身也是修行深厚的禪僧藤井宗哲如是說。

遂而,明明淡泊清素簡單之味,卻見,幽香芳味悠遠綿長,寧謐寧靜直入人心。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相關文章:
  清鮮素滋味
  豆腐之味
  京都之味
  料理旅館「美山莊」
  繽紛,之水
  如水•吟釀
  清簡清淡,滿足一餐
 
→相關討論:
  素食餐廳
  清爽養生料理
 
→相關商品:
  PEKOE調味料區
  PEKOE日本特選素材區
  PEKOE食品區
  PEKOE麵食區



<P>淡味,方是真滋味— 序《禪食慢味》,飲食,蔬食,原味,淡味,美食,素食料理,Yilan文章</P>
Promotion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