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告訴別人,我喜歡的憧憬的器皿設計,一定一定,要是簡單的。 期望能夠卸下所有的冗贅裝飾,回歸,最純淨最實用的,機能本質。 「那樣,不會單調嗎?」總有人這樣問我。 然我認為,簡單與單調之間,乍看也許僅只一線之隔;然而細窺內在,卻是全然天壤之別,此中差距,足可千里計。 而在許多設計大師裡,來自日本的柳宗理,始終是我心目中,真正掌握了,這簡單與豐富之間、美感與實用之間的微妙聯繫與對映的一位。 說來,若論當代日本最受景仰也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巨匠,當非柳宗理莫屬。 柳宗理生於西元1915年,為奠定「日本民藝」理論與審美基礎的知名民藝家柳宗悅之子,自小深受日本傳統民間工藝器物之美所薰陶;也曾擔任在西方現代主義領域中擁有引領地位的設計師Charlotte Perriand(Perriand作品包括與柯比意聯手設計的多張已成現代主義最經典象徵的沙發、躺椅、單椅)的助手。 1950年,柳宗理成立了Yanagi設計機構,數十年來,所設計的家具、家用工具器皿不斷獲得包括日本工業設計競賽首獎、義大利米蘭金獎、以及日本工業設計界最高榮譽good design賞等無數國際獎項;並自1977年以來持續擔任日本民間工藝博物館總監。 西方美學與東方哲思的完美交融 柳宗理的作品,不管是外觀一逕單純低調,然執起間手握間卻是無限自在舒坦的骨瓷白瓷茶具、不銹鋼缽玻璃缽;以一整塊金屬片直接雕琢成形,可以迅速將水充分瀝乾、無比細膩貼心的濾網與煮麵鍋;兩側邊緣漂亮 彎轉成弧,可以輕易將鍋中的湯汁菜餚俐落傾倒出來 的不銹鋼單手鍋;鑲著好看黑色木頭握把、溫雅生光的 潤澤讓你真覺得可以 與之相伴相守恆久的不銹鋼木柄餐 具;線條質感 優美渾樸如大提琴音樂般悠悠低吟,然卻是每每一眼望上就要忍不住直接想著這只我要用來烤鴨 胸、那只我要用來燉蔬菜,踏實親切一無距離的南部鐵器鍋具…… 在我看來,每一件,最令人傾心處,當在於那東方與西方、日本傳統民藝與西方現代主義思維間的,在此兩向完美交融。 日本民藝和西方現代主義,乍看萌芽地點相距似有千山萬水之遙,然其實一致專注追求的是,外在形體與內在精神的,簡單。 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葉、繼而主導全球設計思潮至今的現代主義,強調的是,去除華麗無用的外在裝飾;大至建築小至生活器皿,造型的決定,均應還原至機能、材質的最原點來思考。 所謂「民藝」,則指的是不出於任何知名藝匠之手,只為一般日常實用用途而製造的器物用具;而民藝之美,正在於這因著幾乎沒有刻意的造作與修飾,一派樸實無華裡,故而能夠真正緊密貼近人的需求與真實生活的本來面目,遂分外長長久久、直入人心。 而這二者,一者出於有心的積極的簡化、簡約,終至尋獲解答;一者則是自然的無心的,本來生活裡逐漸歸納演化而出的結果;因之最終成就的形貌氣味或有不同,卻是殊途同歸,自有相呼相應處。 而柳宗理,便是在這中間,尋著了絕佳的共鳴與平衡點。 人與生活與器物的有情交會 「真是簡單啊!」初看柳宗理的居家器用作品,由衷而發的,是這樣的感嘆。 然再細細玩味,便能一點一點覺察,這簡單,並非一任幾何的直正的刻板單調;內裡,總還隱約多著一點彎曲、一點轉折、一點細節,從而隱隱然散發著流露著,無窮迷人的韻味。 但這彎曲、這轉折、這細節,也絕非信手拈來憑空生成;每一線條每一方寸,都確然是紮根於實用,完完全全由來自機能功能考量而生! 尤其柳宗理個人極堅持以「手」進行設計。特別是家用器皿器具的部分,不畫設計圖,直接手工開始製作實物大小的石膏模型;花費長達一年到兩年以上時間,真正從「用」出發,用手拿捏、撫握、思考、修正:「是手要使用的東西,所以當然要用手來設計!」「用手去感受,手上便會有答案。」柳宗理說。 「即使商品化之後,柳宗理的作品仍舊不是工業製品,而是藝術品。」經歷過漫長而艱辛、一點不容許任何妥協遷就的設計製造過程後,柳宗理旗下的一位工作同仁如是感慨著…… 也因此,柳宗理的器物之美,不僅只是形式與視覺上的表象之美,而是讓你在接觸了瞭解了之後,深深知道,這器皿這物件,會怎麼樣不著痕跡地加入融入你的居家裡生活裡,日日相見相會相依,用歲月用時間,一點一點摩挲出,悠長綿長的情味。
靜觀,柳宗理,柳宗理,Yila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