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食碗銀耳湯
- 2014-09-09 訂閱電子報
-
事情是這樣的…某個冬天,朋友說她想食碗銀耳湯。那年朋友因腦瘤連續開刀兩次……,除了食物外,很難有其它可以癒療心靈的活動,當時,我也只能努力找她喜歡的食物給她!
當人們開始為了補充營養素而選擇食物,或是產生了吃什麼可以對身體產生益處的想法,如此一來,即使難以下嚥的食物,也能捏著鼻子,往口裡送肚裡吞……。常想:那麼難吃,這樣的取食行徑,光是心理排斥,細胞嗚鳴哀嚎下,還能剩下多少機能?
把吃當作一種過程,食物只是為了健康、或更強壯而吃,是浪費「進食」這個讓食物愉悅身體、修補心靈的生活過程。
畢竟,飲膳是生活過程中,屬於愉悅的一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一直應付各式各樣的工作、生活…問題、解決問題…身心一直處在一種「付出」的狀態。而三餐用膳,可以即時回餽身心需求、停歇喘息的時光。往往桌上一小碟馨香美味,就能讓人短暫的忘卻工作、生活的一些不快。如果把食物當藥物在吞食,還真是悲慘際遇!
畢竟,食物非藥物,之所以能癒療,好食絕對是最重要因素。如果只是相信流傳資訊,或只攝取自認對身體好的單一食物,容易引起營養失調,更別說長期食用後,對食物的倦怠與無力感,對人的心靈癒療機能也完全喪失。
這些年台灣有本土培育的新鮮銀耳,可惜當時新鮮蓮子不是時候。台灣產的蓮子,得等到夏季才有,市售只剩中國貨及越南貨可選。試做中國的蓮子,外貌白淨討喜,可惜泡過藥水,燒開後,一整個藥水味,十份可怕。越南的蓮子比起白河蓮子,蒂頭較黑,烹煮時間需要較長些,才能軟爛,香氣也比台灣本產的較遜色些。在白河蓮子尚未上市,前尚能接受。
朋友說:「也不過食碗銀耳湯,怎…這麼麻煩呢?」在台灣普遍印象中,銀耳、蓮子屬乾貨,問題在于對被加工過的食品,我總有些疑慮,尤其是來自中國食品。乾貨燻過硫磺,確保貨品不長蟲、發霉,是早期食品、藥材的儲存處理方式!現代科技也證明燻硫磺確實對食用者身體不好。另,乾貨的銀耳、蓮子已經失去食物原本應有的香氣、滋味!失去風味的食物,不值得去烹調!
雖然找尋好的食材確實麻煩些,但,當你在烹煮過程中,聞到那纖細優雅的新鮮銀耳香氣、蓮子的清甜滋味時,這一切就值得了!
烹煮銀耳蓮子湯,最好是銀耳、蓮子兩者分開烹煮;先把銀耳撕成容易入口的大小狀,熱水淋洗一下,再入鍋加些紅棗,小火慢熬,直到銀耳入口即化,加入些許冰糖,調至微甜,可以吃到新鮮銀耳特殊的香氣,過甜,反而糊了它的香氣。
蓮子剛好相反,鮮蓮子需要高甜度,才能凸顯滋味,調到蜜蓮子那樣的糖度最香。購入後,用牙簽檢驗確定通出蓮心(大部分市售蓮子都用機器通出蓮心,但總有遺漏),入水汆燙後,泡洗一下,入鍋小火慢燉至軟爛,調入冰糖,用極小火再蜜個半小時,靜置放涼,再入冰箱一天的時間,讓味道圓融。
夏日冷食,冬日熱飲。要吃時, 再混合兩者,這樣不至過甜、相得益彰。
→相關文章:
熱愛巧克力
繽紛的夏季餐桌∼冰砂•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