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島追人氣
- 2010-10-23 訂閱電子報
-
島嶼群:6個大小島嶼構成
主島面積:0.54平方公里
人口:約56人
展出作品件數:4
表演與講座場次:7
【島的身世】犬島曾經因為採石與煉銅而風光了兩陣子,但也因為掠奪式的開發和嚴重的汙染,讓它從3000人密聚0.5平方公里的繁華,跌落僅有56人的落寞。
圖說:因為藝術計畫,犬島改頭換面。
圖說:犬島風光幽靜、清美。
圖說:從接待中心遠眺,遠方煙囪處就是昔日的煉銅廠、今天的《英雄乾電池》。
圖說:以銅渣、花崗石與玻璃再製的磚頭,要再次堆疊出犬島的新生命。
圖說:接待中心的茶座,適合欣賞現在、遙憶過往。
【展的故事】廢棄的煉銅廠在2007年獲指定為「近代化產業遺産」,再生計畫由建築師三分一博志操刀建築、藝術家柳幸典負責裝置、岡山大學環境理工學部全面整合環境系統,將充滿懷舊況味的煉銅廠改造成「英雄乾電池」(作品的別稱)。
遊客要先穿過一條甬道,漆黑幽暗、但是路尾總是巧妙地以鏡子的反射偷取些微光亮。然後來到兩間主展廳,柳幸典大量借用戰後代表作家三島由紀夫對抗近代化的意像,傳遞他對近代化產業污染的反省。於是我們看到他把三島由紀夫在東京的「松濤之家」搬到犬島,經過拆卸、重組,再以強烈的逆光衝擊觀者的眼睛,還真有英雄無敵、電力十足的氣概。
島嶼群:27個大小島嶼構成
主島面積:7.81平方公里
人口:約3400人
展出作品件數:7
表演與講座場次:20
【島的身世】原本是小漁村,後來變垃圾島,福武企業與安藤忠雄鍥而不捨20年,終於再將它變身成為品味人士絡繹朝聖的藝術島。
【展的故事】藝術祭作品最受矚目的,當數安藤忠雄今年6月15日才揭幕的李禹煥美術館。保持安藤一貫的「迴游空間」風格,非常精準地要你往東就不能往西。
圖說:李禹煥美術館,依舊是安藤忠雄一貫的風格。
坐落在貝樂思旅館報到處樓下的《光之棺》,杉本博司以光為棺,將建築物的照片與光線封存在一起,也將人類對火與光的記憶封存在一起(其實,參觀作品的你我,也暫時被封存在光之棺裡了)。
圖說:《光之棺》不只是圖右那個發亮的盒子,而是整個空間。
宮浦港碼頭附近的《I❤湯》,不只是藝術頑童大竹伸朗與奈良美智建築搭檔Graf的作品,它真的是一處「錢湯」(可以付費泡澡的公共浴室)。大竹伸朗的作品一向俗擱有力,這座澡堂更是經典。從廢船找來各種花不溜丟的物件,加上大竹拿手的拼貼手法,一座澡堂變得超級俗艷,極盡顛覆之能事。最調皮的是隔開男湯女湯之間的牆頭,有一隻可以窺看兩邊的小象,竟然是從風月場所弄來的。更有趣的是,「湯」的日語發音就是you,「晚上想去那兒找好心情呀?」「I love you。」這種無厘頭的對話,相信很快就會在直島流行起來。
《I❤湯》用酷似風月場所的外觀,顛覆風月情色。
面積:1.37平方公里
人口:約200人
展出作品件數:16
表演與講座場次:9
【島的身世】男木島的巷弄高低起伏又蜿蜒曲折,若迷宮、似積木,像極了未化妝的九份。「借耕牛」的堅忍生活裡,有牛的撒嬌、主人的熱淚,讓聽者無不感動。
【展的故事】《男木島之魂》是坐落在碼頭邊的接待與交流中心,建築設計出自這幾年紅遍全球的西班牙雕塑家普蘭薩(Jaume Plensa)之手。
一眼就被吸引的,是它取自貝殼意像的白色屋頂,由日文、阿拉伯文、希伯來文、拉丁文與中文錯落而成。日正當中時,文字投影於地,夜幕籠罩後,就著燈光,換成投影向天,讓觀者發出對異國的想像,讓這些想像彼此交流。
圖說:《男木島之魂》的新穎,與後方的古舊山城交互爭輝。
圖說:《男木島之魂》是男木島最亮眼的迎賓館。
川島猛用舊報紙舊雜誌舊便條紙一層疊上一層,將各種「昔日的新聞」糊成一顆顆的狀似高麗菜的紙球,從中間一刀切開,「年輪」立刻出現。這件叫做「記憶球的庇護所」的作品,他歡迎遊客自己也動手做一個,放地板、放櫃子、吊半空……都行,都會保住記憶。
圖說:和藹可愛的川島猛先生正在專心地製作一顆《記憶球的庇護所》。
谷口智子的《管風琴》妙用男木島一如立體迷宮的地形,用望遠鏡加潛望鏡組成管子,一路蜿蜒,窺探男木島的全新光景,聆聽口琴般風的聲音。我們才剛和它告別,轉個彎,又看到它「爬」了上來。
圖說:《管風琴》貼地而爬,伸展過一坡又一坡。
另外一個「轉個彎就看到」的,是真壁陸二的《巷弄壁紙》。他以從島上收集的廢木、廢船板為材料,利用當地地景特色,在巷弄轉角作壁畫,活化了聚落建築物與外牆,也讓壁畫成為島嶼的新風景。
圖說:《巷弄壁紙》不止一處,轉個彎,可能又看到一堵。
面積:2.66平方公里
人口:約200人
展出作品件數:9
表演與講座場次:12
【島的身世】女木島是桃太郎傳說裡的鬼島所在地。也是西北季風Otoshi落山掀海的場域。女木島的人們長年與風對抗,而許多設置在這裡的藝術祭作品,也就以「風」為處理的主題。
【展的故事】木村崇人《風見鷗的停車場》,用330隻「風見鷗」在長長的防波堤上一字排開,風從哪來,海鷗的頭就轉到另一頭去,讓抓不牢看不著的風,瞬間都現形、顯影了。
圖說:三百多隻風見鷗,讓我們清楚看見隱形的風。
上海藝術家禿鷹墳上的大型作品《廿世紀的迴響》,在鋼製的鋼琴上撐起4支大帆,風吹帆動,船卻定在岸邊。從鋼琴流瀉出來的樂音,不知是在跟乘風而至的潮聲相應和,還是相對抗?
圖說:我們到的時候,《廿世紀的迴響》還在緊鑼密鼓趕工,這是它的模型。
而日本家喻戶曉的童話〈桃太郎〉故事裡的群鬼所居之島,便是女木島。
所謂的「鬼」,其實是過去橫行於瀨戶內海的海盜,遊客必訪的「鬼島大洞窟」,便是當年最大的海盜窩。現在洞內裝上燈光,擺上巨型彩漆泥偶,還活靈活現地營造藏寶洞與拘囚窟,於是克羅埃西亞藝術家桑亞•沙叟(Sanja Sašo)乾脆把她的招牌作──珍珠線編織的人體,化身為《裸桃的勝利》(Victory of the Naked Peach)吊掛在大洞窟裡,她說,那些透明的雕塑都是「被鬼抓去的人的靈魂」。
圖說:沙叟曾經把珍珠線編織的人體放在各種不同的空間,展現出不同的意義與趣味,當它們掛在女木島大鬼洞時,就成了《裸桃的勝利》。
面積:14.5平方公里
人口:約1000人
展出作品件數:23
表演與講座場次:13
【島的身世】七個島之中,豐島是水源最豐美的一個,卻也是被產業廢棄物蹂躪得最慘的一個。梯田美到不行,美食獨樹一格。
【展的故事】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法國)從2005年開始,用聽診器蒐集了世界各國超過1萬4000人的心跳。他說,心跳像指紋一樣,這世界不會有一個人和你的心跳一模一樣,但是卻可以因為心意相通而聚集在一起、和島上的大自然融為一體;所以,來看看他的《心跳貯藏室》(Les Archives du Coeur)吧。
圖說:在日本一個荒僻的小島的一個小角落的一棟小屋內,聽到來自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的心跳,很奇妙!
澳洲的羅賓斯(Cameron Robins)把風管插入海底,末端裝上擴音器,放在一條破船上。海潮推來撞去,就成了《潛意識下的海歌》。
圖說:豎起耳朵,《潛意識下的海歌》真的會飄出旋律。
鹽田千春在廢棄的公民會館,用廢棄的舊門窗搭建出一個隧道,這《悠遠的記憶》把你我的記憶組裝起來,將人情集合起來。
圖說:哪一扇門、哪一扇窗,曾經陪你渡過哪一段歲月?
面積:153.33平方公里
人口:約32000人
展出作品件數:11
表演與講座場次:23
【島的身世】藝術祭七島普遍貧瘠,小豆島卻是例外。仗著豐富的觀光資源,小豆島人氣領先;若說直島是新銳,小豆島就是老牌。
【展的故事】空曠的舊米倉裡,河口龍夫在銅線尖端插上蓮子,再用密蠟覆蓋,圈圍出巨人的輪廓。倉庫是巨人的家,巨人住在這裡,也住在你心裡:這是《心的巨人》。
圖說:《心的巨人》只是個虛幻的輪廓?還是堅實的存在?
演出為了奉納,舞台面對神社,草坡就是看席,小豆島的「農村歌舞伎」在日本獨樹一幟。肥土山的農村歌舞伎舞台尤其精采,已被列為「國定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
圖說:農村歌舞伎舞台面對神社,戲為神而演,青草斜坡就是觀眾席,很自在。
圖說:沒演戲的日子,農村歌舞伎舞台在豔陽下靜臥幽眠。
穿過曲折的竹編隧道,進入4個高10∼15米的巨大圓頂建築裡,你自在迴游、徜徉,一路和創作這座《小豆島之家》的台灣藝術家王文志用台語交談,他鄉遇故知的溫馨,滿滿洋溢在被梯田包圍的田野裡。王文志說,圓頂建築的造型,象徵脫殼之後的米粒,很豐實、很飽滿。
圖說:遠看被一片翠綠包圍的《小豆島之家》,小巧可愛。
圖說:圖說:靠近一點看人與屋子的比例,才發現《小豆島之家》真的是可以把兩村子的人都納進來。
圖說:從《小豆島之家》裡面往外看,小開窗活脫就是一幅小圖畫。
面積:0.62平方公里
人口:約200人
展出作品件數:1
表演與講座場次:2
【島的身世】背負「隔離島」惡名90年,痲瘋病療養所「大島青松園」終於向悲慘歲月說再見。漢生病友們用他們見不到的黃昏,幫我們換到美麗的彩霞,以及活力再臨的希望。
【展的故事】藝術祭在大島的展出,不是一件作品,而是一個定名為「送暖」的藝術計畫。計畫中設立了一個展覽室和咖啡店,歡迎曾經在大島青松園待過的漢生病友回來講古,展覽室還展出當年療養所的生活映像,咖啡店則在周末與假日開放,以當地陶土製作的「大島燒」,盛著香噴噴的手工甜點饗客。此外,在文化會館等聚會場所也舉辦音樂會,演出者是田島征三與小室等。
面積:375.09平方公里
人口:約42萬人
展出作品件數:3
表演與講座場次:47
【城市的身世】高松是四國的大門,也是本次藝術祭的綜合據點。
它是藝術祭的總部。開閉幕式、主要講座都在高松舉行。
它是市集的據點。匯集瀬戸内海與四國的山海美食、工藝特產,為參加國際藝術祭的訪客提供餐飲與購物的樂趣。
它是住宿的據點,也是夜間娛樂的據點。
它是訊息的據點。在活動期間普設綜合諮詢處等設施。
它也是促銷與營造嘉年華氣氛的據點。在顯眼的地方張掛藝術祭的看板、海報,在船隻進出港時舉行特別儀式,在港岸周邊打造美術空間並妝點燈飾,在熱鬧的市街實施漫步計畫……
圖說:入夜的高松火車站,挺漂亮的。
圖說:高松港邊的百貨大樓外牆,藝術祭的宣傳看板是過往旅人的目光焦點。
【作品的故事】高松港碼頭邊聳立著兩支高高的柱子,色彩斑斕,在陽光下還不時反射出耀眼光芒。那是大卷伸嗣的《門檻》,他以鏡面為素材,在旅客入出「境」的碼頭立竿,讓入出「鏡」的時、光與風景見影。
圖說:看到《門檻》樹立的位置,再看到那些鏡面,我迅即浮現出「境」入「鏡」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