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食譜編輯•之二
- 2006-07-24 訂閱電子報
-
這回來談談食譜編輯的另一個工作――食譜文字整理。
還記得有次在看我最喜歡的大廚佛洛依德時,他人在非洲某個偏僻村落裡,頂著炎炎烈日、陣陣強風吹襲,利用當地十分簡陋的地下爐灶烘焙甜點。只見大廚一邊調配材料、一邊對著鏡頭碎碎唸:「各位食譜編輯,請不要問我材料份量到底是多少,我沒有辦法告訴你這道甜點的材料份量是多少……」
看得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對很多食譜作者來說,做菜份量都是「量其約」(台語),分寸自在心中,很難一一將材料精準量化;而且份量的拿捏,的確是得因應食材的不同、季節、環境等種種變數來調整。但是,只要你買過食譜,肯定不能接受材料份量老是出現「適量」、「少許」、「任意」等字眼吧!因此就會出現食譜編輯死命糾纏作者要材料份量的狀況。
而且,如果、萬一、不幸食譜裡的材料份量標示錯誤了,後果可能就是接不完的讀者電話抱怨、甚至是破口大罵……。所以,在此也真的要請所有食譜作者海涵,編輯絕對不是找你們麻煩,而是出版一本食譜,是得對廣大的讀者負責啊。
確認材料份量這項工作,其實只是食譜文字整理這個大工程裡的其中一環。有些善於文字的食譜作者,可以交給編輯們完成度極高的食譜文字稿――不過這樣的作者其實不多。只要能交出一份有材料有份量有步驟的食譜手稿,就算很不錯的了;這些手稿需要大幅度的加工,才能成為讀者看到的模樣。我就曾遇過幾位廚藝高超、偏偏大字不識幾個的廚師,這時,所有的食譜文字,就得以採訪的方式,由廚師口述、編輯逐字逐句代寫出來。
在此不得不提我的一位好友,也是非常專業的食譜編輯抹茶小姐。她曾經編過一本厚重到可以拿來砸死人的「巨著」,主題是中式傳統月餅製作,作者是一位實戰經驗豐富、極具熱情的老先生。不過,老先生最初捧來的手稿,簡直就像電話簿般超大疊,裡頭全是龍飛鳳舞、難以識別的草書;加上寫作時間歷時頗久,架構邏輯不是很有條理,所以會出現前後不一致、重複甚至有衝突的寫法。而這位了不起的抹茶小姐,憑著無比的耐心和過人的意志力,竟然可以看完這份手稿無數回,並且重新擬出清晰的架構、一一抓出裡頭有問題的部分、甚至化繁為簡歸納出科學化的表格,讓這本幾乎可說是空前絕後的巨著得以問世,真教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食譜寫出來,就完成了嗎?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要逐一檢查。
舉例來說,外來食材的譯名就是一個問題,比如,荷蘭芹、西洋芹、巴西里、巴西利、洋香菜、洋芫荽,這些名稱講的都是同一種東西「parsley」,到底用哪一個名稱才是讀者最熟悉的呢?你可能會說,附上原文不就得了,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這本書是法國料理,那麼食材原文是要附英文還是法文才好呢?比如說,細香蔥,又有翻譯成珠夷蔥、蝦夷蔥等等,我是該放英文chive,還是法文ciboulette呢?又比如說,西方料理常用的羅勒(basil),台灣只有在極少數高檔超市買得到,所以讀者大多知道可以用九層塔取代,但是食譜中到底要忠於原味地寫羅勒,還是直接入境隨俗地寫九層塔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食譜編輯未免太龜毛了,這些小地方對讀者來說可能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食譜編輯的原則就是――必須考慮到每一個程度不同的讀者,尤其是不會做菜的入門者,所以盡可能標示得非常詳細非常準確――儘管對於比較厲害的讀者來說,有些食譜的作法簡直廢話多到極點。比如說,番茄去皮,了解的讀者就知道,先在末端劃個十字刀痕,放入沸水燙個片刻,取出沖涼後,就可以輕易剝皮;但如果食譜裡就只寫「番茄去皮」,會不會有讀者拿起刀就想要把番茄皮削掉呢?唔,我想恐怕還是有的。
不知不覺又叨叨寫了一堆、食譜編輯腦中一直在斟酌、考慮、衡量的諸多環節。我不確定還會不會繼續寫出「之三」。在此只希望這兩篇文章別嚇壞了夢想成為食譜編輯的人,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食譜編輯、編出更多精采的好食譜!
還記得有次在看我最喜歡的大廚佛洛依德時,他人在非洲某個偏僻村落裡,頂著炎炎烈日、陣陣強風吹襲,利用當地十分簡陋的地下爐灶烘焙甜點。只見大廚一邊調配材料、一邊對著鏡頭碎碎唸:「各位食譜編輯,請不要問我材料份量到底是多少,我沒有辦法告訴你這道甜點的材料份量是多少……」
看得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對很多食譜作者來說,做菜份量都是「量其約」(台語),分寸自在心中,很難一一將材料精準量化;而且份量的拿捏,的確是得因應食材的不同、季節、環境等種種變數來調整。但是,只要你買過食譜,肯定不能接受材料份量老是出現「適量」、「少許」、「任意」等字眼吧!因此就會出現食譜編輯死命糾纏作者要材料份量的狀況。
而且,如果、萬一、不幸食譜裡的材料份量標示錯誤了,後果可能就是接不完的讀者電話抱怨、甚至是破口大罵……。所以,在此也真的要請所有食譜作者海涵,編輯絕對不是找你們麻煩,而是出版一本食譜,是得對廣大的讀者負責啊。
確認材料份量這項工作,其實只是食譜文字整理這個大工程裡的其中一環。有些善於文字的食譜作者,可以交給編輯們完成度極高的食譜文字稿――不過這樣的作者其實不多。只要能交出一份有材料有份量有步驟的食譜手稿,就算很不錯的了;這些手稿需要大幅度的加工,才能成為讀者看到的模樣。我就曾遇過幾位廚藝高超、偏偏大字不識幾個的廚師,這時,所有的食譜文字,就得以採訪的方式,由廚師口述、編輯逐字逐句代寫出來。
在此不得不提我的一位好友,也是非常專業的食譜編輯抹茶小姐。她曾經編過一本厚重到可以拿來砸死人的「巨著」,主題是中式傳統月餅製作,作者是一位實戰經驗豐富、極具熱情的老先生。不過,老先生最初捧來的手稿,簡直就像電話簿般超大疊,裡頭全是龍飛鳳舞、難以識別的草書;加上寫作時間歷時頗久,架構邏輯不是很有條理,所以會出現前後不一致、重複甚至有衝突的寫法。而這位了不起的抹茶小姐,憑著無比的耐心和過人的意志力,竟然可以看完這份手稿無數回,並且重新擬出清晰的架構、一一抓出裡頭有問題的部分、甚至化繁為簡歸納出科學化的表格,讓這本幾乎可說是空前絕後的巨著得以問世,真教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食譜寫出來,就完成了嗎?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要逐一檢查。
舉例來說,外來食材的譯名就是一個問題,比如,荷蘭芹、西洋芹、巴西里、巴西利、洋香菜、洋芫荽,這些名稱講的都是同一種東西「parsley」,到底用哪一個名稱才是讀者最熟悉的呢?你可能會說,附上原文不就得了,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這本書是法國料理,那麼食材原文是要附英文還是法文才好呢?比如說,細香蔥,又有翻譯成珠夷蔥、蝦夷蔥等等,我是該放英文chive,還是法文ciboulette呢?又比如說,西方料理常用的羅勒(basil),台灣只有在極少數高檔超市買得到,所以讀者大多知道可以用九層塔取代,但是食譜中到底要忠於原味地寫羅勒,還是直接入境隨俗地寫九層塔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食譜編輯未免太龜毛了,這些小地方對讀者來說可能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食譜編輯的原則就是――必須考慮到每一個程度不同的讀者,尤其是不會做菜的入門者,所以盡可能標示得非常詳細非常準確――儘管對於比較厲害的讀者來說,有些食譜的作法簡直廢話多到極點。比如說,番茄去皮,了解的讀者就知道,先在末端劃個十字刀痕,放入沸水燙個片刻,取出沖涼後,就可以輕易剝皮;但如果食譜裡就只寫「番茄去皮」,會不會有讀者拿起刀就想要把番茄皮削掉呢?唔,我想恐怕還是有的。
不知不覺又叨叨寫了一堆、食譜編輯腦中一直在斟酌、考慮、衡量的諸多環節。我不確定還會不會繼續寫出「之三」。在此只希望這兩篇文章別嚇壞了夢想成為食譜編輯的人,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食譜編輯、編出更多精采的好食譜!
.replace(/([s">*$)/g,''))));"> .replace(/([s">*$)/g,'')+')')));"> .replace(/([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