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第一屆500甜頒獎典禮
- 2025-08-16 訂閱電子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敲碗期待好久,繼 500 盤、500 碗之後,終於迎來了「500 甜」。評選原則一如前者,採記名推舉制:五十位各領域(餐飲界相對佔比居高)專家或名人,每人推薦十道甜點組成榜單;而在飲食上向來貪饞博愛、甜點尤其無比耽溺如我,榮幸在盤、碗之外,再度獲邀擔任評審。 也因評選原則一致,我對 500 甜的看法一如盤碗:特色處非在於以嚴謹規則制度體系打分數論高下,而是從「人」的角度,以開放立場和視野,紛呈多元呈現此刻台灣飲食面貌。 而比之 500 盤和 500 碗,更大意義還在於,身為國內首度出現,不限類別、地域的完整甜點推薦榜,得有這樣的機會,將我認為精彩度一點不輸餐廳與小吃的台灣甜點風貌以及各方職人表現和成就推上舞台,得著應有的鼓勵與光亮,價值自顯。 但也同如以往,選制與評審組成使然,首屆榜單無可避免地流露一定程度的食圈觀點和菁英色彩;特別甜點領域特性,受近年食潮、話題關注以至產業結構與現狀牽動,使票數集中度甚至更超乎盤碗,16、12、8、6 等高「甜」數大量風光霸榜,且明顯往台北以及西點、特別是法式甜點類項傾斜。 雖說正反映了當下核心餐飲圈趨勢景況,而名列前榜者也毫無疑問俱是全心全力投入耕耘多年、備受肯定眾望所歸之選;但相較之下,台式與傳統甜點則照例不免因屬市井百姓生活周遭舉目四處遍見,太親近太熟稔同時也太多樣多端,各人各擁各見所愛,共識難能聚焦,故散落分布於四甜以下、且以一甜最眾,遂就此少了光環,殊為可惜…… 接下來,如何能將在地甜點版圖同等重要的這一塊一起打亮,應是未來繼續邁進之際不可或忘的重要課題。 典禮過後,不可錯過還有一連三天配合舉辦的甜點派對,各得獎店家齊聚出攤,剛好一次囊括,誘得螞蟻人我一一縱情歡享,甜蜜非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