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KOE報導∣Yilan報導∣ 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
200920082007200620052004→

◎2011/12/25 台北文獻

【台北夜市文化】

「當然,有很多臺灣或臺北的夜市隨著歷史的推移與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常常覺得是高度商業化和都市化,往往成為傳統夜市的殺手。生活改變了,傳統的東西很容易消失。現在應該是我們要再回頭,在變遷的事物中去尋找我們的古早味……」

◎2011/12/12 香港 新假期週刊

【環球年度最佳餐廳】

剛出爐的紅色飲食天書引起本地飲食界一片爭議,不少人認為天書有濫發星星之嫌。既然大家對其賽果嗤之以鼻,本刊決定找來飲食界公認嘴刁的飲食達人—歐陽應霽、紀曉華、蔡瀾、幟哥、葉怡蘭、Jacky Yu及Amanda S.,一同放眼世界選出2011年30間最佳餐廳……

◎2011/12/05 香港 新假期週刊

【蘇格蘭過冬 醉迷威士忌之島】

「艾雷島是我私心偏愛,沉迷多年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品區,每年5月尾會舉辦為期10天的The Islay Festival。置身蘇格蘭天寬地闊的美景,才讓我體驗到人生在熱烈的嗆辣中,也可以有一種優雅的質地……」

◎2011/12 中國 精品購物指南

【饕餮客難忘聖誕餐】

以美味角度來說,我個人反而通常到這一天會避免上餐廳,所以會建議找好友家裡小聚。準備些好酒,一人一道菜,反而溫馨。食物也不需太過澎湃,簡單但美味的食材,一兩道好甜點與巧克力。總之把酒同歡是重點……

◎2011/12/27 聯合報

【這雙手,孵出溫度孵出美】

葉怡蘭說,從事設計的人容易被視覺所惑,但柳宗理的設計從來就不以造型來吸引人,而是回歸原點,從使用需求出發,讓每件器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成為一種享受……

◎2011/12/18 聯合報

【養生DIY 米食】

葉怡蘭喜歡自己在家做菜,家裡必備冷凍白米飯、糙米飯、米粉,隨意抓幾樣材料,就可配成湯飯、燉飯、茶泡飯。她強調,好材料不必遠求,台灣出產的好米與米粉就很優……

◎2011/12 台灣光華雜誌

【美食家的私房地圖】

常有招待外賓經驗的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描繪的台灣美食地圖多元豐富。首先,她會引介台灣傳統的料理,例如台北的「明福」(位於中山北路二段,已有33年歷史)、「金蓬萊」(位於天母東路,北投酒家菜的傳承),可以吃到如一品佛跳牆、沙拉九孔、糯米燉土雞、炸芋棗、排骨酥、五柳枝等名菜……

◎2011/12 台灣光華雜誌

【美食也要國際化】

一直以來,台灣美食的譯名始終沒有統一過,「意譯的菜名看起來沒有身世,沒有面目,」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說,國際通用的方法是音譯,像日本的壽司,全世界都通用,「正名」後的台菜才會有台灣自己的味道……

◎2011/12 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美食華麗上菜】

葉怡蘭在窺探各國美食時,也回首思考台菜的樣貌。「如同澳洲、紐西蘭、美國等新世界國家,台灣歷史較短,居民來自各地,飲食方面展現強烈的多元融合特色。」由於地理環境的接近和歷史糾結,台灣飲食的深層基礎奠基於中國傳統菜……

◎2011/12 中國 COSMOPOLITAN雜誌

【10位時髦人士的冬季私樂趣】

“冬天最喜歡煮一壺熱奶茶,或者養生的黑糖薑茶,溫暖的陽光曬在我的辦公桌上,貓咪只有這個時候才會黏著我——夏天牠都跑得遠遠地睡覺去”……

◎2011/12 美化家庭雜誌

【享受吧!一個人的浴室旅行】

上床前,進入浴室享受一天中最純粹的時光,葉怡蘭說,這是她一天中的句號。曾這樣形容洗澡這件事:「洗澡,對我而言是種儀式。」洗澡是這樣的必要性,當一日的喧擾在這一刻降至最低,人才有時間平心定氣、洗滌煩憂,進而領受自己,「所以我習慣坐下淋浴」……

◎2011/11/30 民視

【消費高手:一杯早茶開啟無添加的好心情】

「很多讀者從Facebook或噗浪上應該都會發現,我每天早上和大家道早安時會跟大家分享我今天的早茶,通常我都是用一杯鍋煮奶茶做為一天的開啟。」「我常說,只要自己在家裡煮,使用純正好茶葉以及鮮奶,加上天然的蜂蜜或糖,簡簡單單的材料和步驟就能帶來很大的滿足……」

◎2011/11/29 民視

【消費高手:一塊豆腐的樸實之味】

「我一直以來都偏愛比較原味的食物,豆腐,特別是這中間的代表。我的新書《終於嚐到真滋味》裡也提到,我非常喜歡京都的湯豆腐。它的味道看似清淡,但內裡的豆香以及回甘和回味卻非常悠長,讓你驚訝原來清淡裡面的滋味層次這麼多、這麼深遠;給我的味蕾很大的啟發……」

◎2011/11/25 民視

【消費高手:一碗飯的真滋味】

「我們家裡吃的米是自然農法耕作的米,非常非常美味,不用任何調味料就非常好吃。我常開玩笑說,好吃的程度,讓我現在去日本旅行的樂趣越來越少,因為以前每次最期待的早餐時的白米飯,現在吃的時候反而覺得:『嗯∼我們台灣的米好像更好吃!』,但樂趣雖不如以往,心中卻非常驕傲……」

◎2011/11 中國 海峽旅遊雜誌

【達人推薦最靚湯】

「Q:喜歡泡溫泉嗎?A:非常喜歡。因為人很怕冷的關係,所以任何能夠讓我感覺溫暖的事物,我都非常熱愛。溫泉當然是。Q:第一次泡溫泉是在什麼時候?A:應該是小學時候,去的是台南家附近的“關子嶺”溫泉區,那裡的泉質是少見的“泥漿溫泉”……」

◎2011/11 台南Walker雜誌

【葉怡蘭「嚐手路菜,泡咖啡館。」】

「我們常感嘆許多人來台南旅行是『一日餵食之旅』。」身為台南人,葉怡蘭說,來台南玩,需要的標準裝扮是短褲、拖鞋,不需抱著集滿多少小吃名店的心態,只有慢玩才能體會巷弄悠閒氣氛……

◎2011/11/24 政大之聲FM88.7

【美食旅遊作家葉怡蘭 分享在味蕾國度的旅行】

儘管美食旅遊作家看似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夢幻職業,能夠結合興趣及工作。但葉怡蘭也提醒學生,追求夢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決定把興趣當作工作,就必須有「永遠沒辦法下班」的準備……

◎2011/11/20 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

【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的味蕾旅程】

熱愛美食,嘗遍世界各地佳餚的葉怡蘭,從著迷如工藝般的米其林美食,到觸動內心的質樸美味,這段美食旅程,她用味蕾旅行與記憶,訴說出多年的心境轉折……

◎2011/11 Esquire君子雜誌

【愛上郵輪 奢華之旅】

提起郵輪之旅,雖然聽起來很豪華,但是一般人可能會很懷疑:每天都待在船上,有什麼好玩的?應該比較適合上了年紀的人吧?那可不一定!旅遊作家葉怡蘭說,四處旅遊以來,郵輪旅行始終都在她的夢想清單上……

◎2011/10/25 緯來綜合台

【我們一家訪問人:今夜一起遊不丹】

「我常說,當你已經去過這世界很多地方後,一定要去不丹。因為在這裡所感受到的,都不是實質、視覺上面的。在這裡,我覺得最迷人在於,你會看到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類可能的選擇:這個國家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務農,他們跟自然非常親密……」

◎2011/10 RE TAIPEI

【Gourmet】

Yilan Yeh : Just as how Tokyo represents Japan and Paris represents France, Taipei is the window of Taiwanese cuisine. The essence of all regional delicacies can be found in the capital. As a multicultural city, one can find the latest trendy dishes from worldwide in Taipei……

◎2011/10 Whisky Magazine 威士忌雜誌

【共譜味蕾的旋律之曲】

天氣漸涼,邀約三五好友在家同食共飲在溫馨美妙不過,而選擇美食簡單、挑選好酒亦非難事,但如何巧妙結合兩者,卻是端看個人食酒的經驗累積。本次Whisky Magazine邀請到飲食旅行專家葉怡蘭,分享多年餐酒經驗值,為我們加修餐酒同樂學分……

◎2011/10 國語日報週刊

【飲食作家葉怡蘭 認真生活 汲取寫作養分】

葉怡蘭出生於處處充滿美食的臺南,小時候就讀臺南市勝利國小。長大後,她考取中央大學中文系,離家後獨自在外生活很不習慣,後來才在校園與師長的薰陶下,漸漸找到自己的志趣。畢業後,她曾擔任多家報社與雜誌社的編輯,現在則架設「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當專職的作家……

◎2011/10 双河灣生活•閱讀誌

【葉怡蘭的留白私密片刻】

纖瘦的體型,臉上帶著一抹恬淡的微笑,說話慢條斯理,葉怡蘭打破很多人對美食生活作家的既定印象,她追求的不是只有單純的好吃、美味,無論是飲食、旅遊,甚至於生活,她所找尋的,是能完整表達真實滋味的事物……

◎2011/09 中國 天津日報—假日100天

【美食達人的月餅私房話】

在台灣過中秋節,除了“吃餅儀式”外還要吃文旦(一種特產的柚子),也時興家人朋友湊到一起邊烤肉邊賞月。不過,只有從小吃到大的綠豆椪能給葉怡蘭帶來無限的滿足。早年台南老餅店“舊永瑞珍”和“明新”的綠豆椪就是她家過節的必備物……

◎2011/09 中國 廈門晚報—尚城周刊

【紅茶的氣質是 內斂含蓄又踏實安然】

在9月3日晚的沙龍上,葉怡蘭分享了從歐洲到亞洲的世界紅茶版圖,帶領大家領略了各國有名的茶店、茶館風貌及紅茶文化,也興奮地分享了在世界紅茶原鄉──武夷山桐木關的見聞感觸。原定九點半結束的沙龍現場,一直到十點半還是人聲鼎沸……

◎2011/09 中國 廈門商報

【台美食旅遊作家葉怡蘭:廈門讓我出乎意料的喜歡】

“我很喜歡廈門。”葉怡蘭說,廈門讓自己“出乎意料的喜歡”。“我喜歡淳樸的地方。廈門很有生活氣息,我最喜歡廈門的八市。八市很迷人,有很多傳統的東西。熱鬧的市場、美味的小吃,到處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讓我恍惚有在台南的感覺”……

◎2011/09 中國 悅己SELF雜誌

【10位大忙人,60個減壓私處方】

「別看我的工作脫不開吃、喝、玩、樂,但其實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高壓狀態,除了寫作,我還要打理網站、雜貨鋪,編雜誌,演講,教學,兼任公共部門的文化顧問……每份工作幹的都是一個全職人的事。同時兼顧這麼多事,人忙心不忙,對我超重要。」……

◎2011/08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2011台北鳳梨酥文化節】

鳳梨酥大賽評委 葉怡蘭:「盡量使用自然的食材,然後好好表現原始食材本來的滋味,這個是我另外一個評分的重點。」……

◎2011/08 Bios Monthly 線上生活誌

【專職享樂的「傻瓜」──專訪葉怡蘭】

我想許多25-35世代的年輕人都有一種焦慮,一種不滿於現狀卻又不知如何改變的焦慮。我們跟著制度規規矩矩念完書,出社會找到工作,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幸運一點的,聽到了自己內心渴望的聲音,卻昧於現實而不敢放手去做。放棄現有的一切去換取一個夢想,是否值得?看到怡蘭,一切似乎清澈明朗了起來……

◎2011/07/25 香港 新假期週刊

【由早吃到晚 台北搵食提案】

如果有追看怡蘭的Facebook、微博,都知道她喜歡把每天早午晚餐吃過什麼放上網跟Fans分享,所以我們這次特別請她推介最愛的台北小餐館……

◎2011/07 中國 城市畫報雜誌

【微粒旅人葉怡蘭 旅館隱居學】

多年後,葉怡蘭覺得,沒有非吃不可的食物,沒有非喝不可的酒,沒有非去不可的地方,沒有非住不可的旅館。重要的是,由繁入簡,從旅館裡漸漸看清自己想要的和能要的。終究有個旅館,能讓你借來一段時光,與自己說說話……

◎2011/07 達人帶路

【95°C舞動的秘密─葉怡蘭徜徉紅茶國度】

如何舞動茶的色香味?知名飲食作家葉怡蘭,分享沖泡的秘訣在於「以高溫沖出茶香,水煮開後直接用以沖茶,水入茶壺之際約為95°C,是最適合紅茶的溫度。」……

◎2011/07 中國 海峽導報

【從美食中看見全世界】

“享樂不是去實現的,而是一種要我一直實踐的東西。”葉怡蘭說,“我不會有太過遠大的計劃和野心,而是努力把正在進行的事情做好。”享樂的背後,意味著承受更大的壓力,意味著更加勤勤懇懇……

◎2011/06 慈濟全球資訊網

【飲食生活作家 葉怡蘭深談"享樂"】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應邀在新舞台靜思書軒心靈講座,主講「用心生活、品味人生」。2011年4月30日,是她第一次在臺灣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中許多的追求,吸引滿場慕名而來的來賓……

◎2011/06 La Vie雜誌

【葉怡蘭袋鼠島逃出計畫】

有多少作家在成名以後,心城還能保持寂靜?總渴望著孤獨片刻,在心底慢慢蒸醞文字的熱度,這也是為何葉怡蘭要逃離、用旅行暫時逃出眾人熱切的窺伺瞥望,如將一只封起的香水瓶丟往大海裡去,經過流浪,重新打開後,是靈魂的芳香……

◎2011/06 博客來OKAPI

【我的旅寶—葉怡蘭:對茶飲的挑剔,出門旅行也不輕易遷就】

Q1. 「您出門旅行一定要帶的物品是?」A1:「小罐分裝的茶葉。由於對茶飲的品質特別挑剔,即使出門旅行也不輕易遷就,遂而總習慣自己攜帶。通常紅茶、日本茶與烏龍茶等三種茶類都會至少各帶一款。早餐時分沖奶茶,下午時配點茶點享用下午茶,都很舒服……」

◎2011/05 中國 女友花園雜誌

【完美客房中的旅行】

有一種人,總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遊刃有餘,將工作閒餘的生活打理得妥妥帖帖,竟然也不失幾分安樂溫馨的況味,葉怡蘭就是其中一位。儘管已寫作十餘年,更著書十多本,她仍一再謙稱自己只是一名“寫作者”……

◎2011/05 中國 homeland 家園雜誌

【葉怡蘭:享樂,無關金錢,有關態度】

葉怡蘭出生於美食之都台南。台南的美食滋養了她的“口味”,讓她對於“吃”有一貫的講究。而從小對閱讀的熱愛,尤其是在中國古典文學裡收穫的樂趣,讓她一度以為自己會走入學術研究領域。然而,在長時間不斷重複閱讀《紅樓夢》以及延伸而出的相關書籍後……

◎2011/05 中國 書香兩岸雜誌

【奢華旅行,享樂的開始】

如果不是因為葉怡蘭的書寫,相信許多人對於旅行的定義,少了“以客房為目的地的旅行”這一項。葉怡蘭說,如果因為她的書寫,能讓更多人知曉有一種旅行是以旅館為主的,那她的書寫就“值得了”……

◎2011/05 中國 大周末雜誌

【台北氣息 自由多元的城市生活】

嚴格來說,台北並不是一個極端繁華的大城市。我們沒有上海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在名勝古蹟的部份也無法跟北京相較,可台北非常迷人的一點就是它的life style……

◎2011/05 中國 橄欖餐廳評論雜誌

【台南 小吃傲天下】

台南府城的小吃天下聞名,跟著台南人葉怡蘭的私房推薦,走一回古城的味覺之旅,在這裡品味百年不變的純正好味道……

◎2011/04 中國 心理月刊

【寵愛與奢享之旅】

台灣作家葉怡蘭是一個資深的旅行“放任”者,“也許是骨子裡喜新貪玩的射手座血統使然,每到旅行時分,什麼冷靜理性,甚至是幾年收入不穩定的自由寫作工作過程裡逐漸養成的吝嗇節儉歐巴桑習性,都瞬間悉數拋到九霄雲外,一意任著性子縱情享樂……”

◎2011/04 中國 第一家居雜誌

【居心地   家中的元氣補給站】

「可能是因為喜愛美食的關係,在家工作忙碌,但每回只要能在廚房裡,簡單為自己和另一半煮點好吃的料理,甚至只是很快泡杯茶,身心都感到平靜、自在安頓,彷彿得着一點留白與呼吸的空間。」……

◎2011/03 中國 第一家居雜誌

【享樂生活家•葉怡蘭】

葉怡蘭很早就以“享樂”作為自己的終生職志。她始終認真而執著地遊走在生活中最細枝末節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上。她時常天南海北地往返於世界各地,穿梭在風情各異的大街小巷,品鑒百味美食美酒……

◎2011/03 中國 橄欖餐廳評論雜誌

【葉怡蘭:用微博紀錄三餐】

開通微博的初衷,或許只是給自己一個執著寫作之餘放鬆的地方,葉怡蘭在微博上簡單紀錄每日三餐,同樣意外地收穫了知識、驚喜與感動……

◎2011/03 中國 天津日報

【分子廚藝讓食物更精采】

足跡踏遍全球的著名美食生活玩家葉怡蘭,有一次到西班牙參加美食高峰盛會,有幸親眼目睹、親耳聆聽了分子廚藝大師安德里亞的現場烹飪示範和演講……

◎2011/03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葉怡蘭vs.謝忠道:米其林是旅人的眼睛】

葉怡蘭,熱愛四處旅行,總在尋找最樸素的感動滋味;謝忠道,多年旅居法國,吃過多家米其林餐廳,累積星星不計其數。同樣的美食教義派,同樣是美食作家,兩位嗜吃如命的好友平日分居台北和巴黎,這次應《Cheers》雜誌邀請難得在台北聚首……

◎2011/03 中國 時裝L'OFFICIEL雜誌

【先讓留白滲入你的生活】

除了肌膚,我們的身體、心靈,以及生活、工作都需要留白,只有讓留白的態度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讓你從內而外散發美白光芒!我們邀請台灣知名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分享她的留白生活……

◎2011/02 中國 完全生活手冊

【八點檔玩家NO.1——葉怡蘭】

Q:「用一部電影形容你下班後的時間?」A:「不工作又沒有出門旅行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是閱讀和享受美食(特別是為自己做菜),因基本上只有這兩種內容,所以應該找不到這麼無聊的電影可以形容,唯一想到的是日本作家江國香織的小說,裡面常常出現的平靜日常生活情節,似乎比較接近……」

◎2011/02 中國 城市畫報雜誌

【愛味慰 我為愛人做的一道菜】

這個世界,能有哪一對情侶能像他們關係這麼密切?熟悉他們的朋友都知道,兩人一起經營網站“Yilan美食生活玩家”以及PEKOE食品雜貨舖。Yilan是SOHO一族,而丈夫也多半在家裡打點生意,所以兩人一起吃飯的時間要比其他夫婦多得多……

◎2011/02 GQ雜誌

【到旅館裡隱居】

上一本書出版後,歷經整整四年時間的醞釀,美食作家葉怡蘭終於推出新作《隱居•在旅館》。有別於前作注重於旅館享樂的感官刺激,刻意把步調放慢,以在旅館房間隱居的心情開始體驗「連泊」(停留數日)的旅館人生……

◎2011/02 華視生活雜誌

【生活美學 名人談美】

這個杯子是我非常景仰的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的作品。他的設計大多不是紙上作業,而是使用石膏讓它在手上成形,透過手親自在上面摩娑,慢慢找出最完美的造型。所以杯子的形體、重量、拿取時的握感,都可以感覺到一種平衡……

◎2011/02 bella儂儂雜誌

【享樂40年華】

過去十年我日以繼夜地工作,現在「平衡」是我所熱烈追求的,希望工作與生活平衡、希望協調快與慢的步調,希望日常生活和旅行一樣棒、希望身心靈平衡,所以我開始練瑜珈……只要相信自己、活出自己,妳也能成為他人眼中散發智慧光芒的美麗女性……

◎2011/02 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

【春天品茗趣 紅茶事典】

每天一定要有三杯茶!早茶時間,葉怡蘭利用較濃厚的紅茶和鮮奶調合之後的奶茶,做為一天開端;午茶時段,大吉嶺紅茶、尼爾吉里茶或是台灣本產的蜜香紅茶,淡淡清香具有醒腦效果;晚餐過後、八點之前,來杯輕盈的飯後茶,解解膩、結束一天的紅茶行程……

◎2011/02 Bon Voyage一次旅行雜誌

【葉怡蘭的旅人小物】

身為一名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的旅行、工作、生活的界線早已模糊。近年著迷於緩慢靜謐的旅行方式,旅行對於她,是「和世界對話,和自己對話」。葉怡蘭對時尚華服的慾求不高,但舉凡與旅行相關物品卻很捨得投資,行李箱裡總會帶上幾本好書,幾款好酒……

◎2011/01 中國 Hers都市主婦雜誌

【葉怡蘭   我要生活中“小確幸”】

旅行、美食、美飲、美居……葉怡蘭自詡“以享樂為終身職志”。而在她的享樂裡沒有慣常的聲色犬馬,“回歸簡單、自足,絕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生活思潮,飲食單一、生活簡單、靜靜慢遊,是我崇尚的生活哲學……”

◎2011/01 Vintage LUXE 富豪人生雜誌

【心遠地自偏】

入住旅店的經驗我們或有不少,但隨著年齡與經驗值在Check-in與Check-out間累積,心態也逐漸改變。從4年前的《享樂旅館》到近日的《隱居•在旅館》,作者葉怡蘭始終遊走於旅人眼中的終極之宿,卻油然生出了另一種的自我觀照……

◎2011/01 中國 驚喜雜誌

【葉怡蘭:一路閱讀 一路收穫】

《華茲華斯的庭園》及其同名系列電視節目,啟發了我對“享樂”的深刻理解與追求。《紅茶風景》,則為我的十數年紅茶愛戀之路拉開序幕。多虧了《葡萄酒全書》《夏子的酒》《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讓酒量根本一點都不好的我,一腳跌入美酒的世界……

◎2011/01 HisLife他生活雜誌

【葉怡蘭:單一風與慢遊潮】

這幾年在家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穩定,故而生活越來越顯單純而靜態。雖然還是很忙碌,但可以一整天靜靜在家,一個人工作、自煮自食,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

◎2011/01 居家DECO雜誌

【享樂美味 到旅店過新年】

對於旅行、飲食文化有獨到想法的葉怡蘭,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將旅遊品味的因子滋養灌溉於她,加上從事生活品味相關工作多年,「getaway」成了她無論再忙都得挪出時間去做的事……

◎2011/01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雜誌

【美麗狂想】

未來,屬於飲食領域的潮流,一如葡萄酒,幾乎都可發現「單品」「單一」等關鍵字,比方,來自單一國家、產區,甚至特定莊園的咖啡豆沖煮而成的「單品咖啡豆」……

◎2011/01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雜誌

【旅館,極致的風格】

台灣生活家葉怡蘭也出版《隱居,在旅館》,以Amanresort為主,介紹旅館所能帶來的至高享樂經驗,也許正如她所言:「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需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2011/01 Esquire君子雜誌

【旅行的滋味 TASTE OF TRAVEL】

在旅途中,飲食讓我們切身地感受異地的風土文化,然而,關注食物的飲食旅行並不等於無限制地暴飲暴食,甚至令旅遊其他風景都成為模糊的背景。葉怡蘭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和君子們分享飲食旅行的樂趣和訣竅……

◎2011/01 遠見雜誌

【旅行,只有你和你自己】

一個人旅行,能讓所有感受的強度都放大好幾倍。台灣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也同意這樣的看法,「像是全身感官雷達全開,平時身旁不曾留意的小細節、牆上走過的一隻貓都會看得清清楚楚」她說道……

◎2011/01 中國 onlylady.com 女人志

【鬧市中的隱者葉怡蘭】

怡蘭,似乎鮮有她未涉及的美好生活領域,或衣食住行及吃喝玩樂,或美食美酒,家居旅行及空間藝術,她用那“葉式溫情”的文字,娓娓道來每一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帶來的感官享受……

◎2011/01/12 中國 申江服務導報

【“享樂教主”生涯,竟然緣起《紅樓夢》】

在台灣,葉怡蘭創辦了11年的 “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已擁有了超過13萬名的註冊會員。從2000年出版的《幸福雜貨鋪》開始,至今已出版了10多本關於飲食、旅行、生活美學的書籍,早已是兩岸三地的著名飲食旅遊生活作家了……


◎2011/01 中國 周末畫報雜誌

【筆下的青苔】

記憶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正如寫作,玄妙迷人。這個花了十年時光,寫了十本書,成功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同時開設PEKOE食品雜貨鋪,不斷旅行寫作的女子,將她對於生活點滴美好的體驗一一與人分享……

◎2011/01/17 聯合報

【台灣夜市、人情味 怎評比?】

曾經拜訪過米其林指南總部的飲食作家葉怡蘭認為,要能在美食、景點等各方面具備一定條件,才會發行綠色指南,這件事對台灣是有正面意義,而且相信對觀光會有所幫助……

◎2011/01 我們都相信秘密

【傾聽內心的聲音,隨順而行】

葉怡蘭的秘密心法:勇於聽從內在直覺和強烈靈感的指引,勇於接受生命的挑戰,拓展自我(宇宙支流的本質就是拓展、創新的),總會開出一條條驚喜之路……

◎2011特刊 金石堂出版情報

【2010年書架上關於生活風格的好書】

12月,葉怡蘭出版《隱居•在旅館》(推守文化),以其獨特細膩的角度。帶領讀者觀看旅館的設計風貌、鋪陳細節,甚或經營態度,當然,還有那教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人間美食……

◎2011/01/02 自由時報

【生活趨勢 10米其林餐廳】

葉怡蘭認為,發行台灣美食指南前提,為需由民間獨立發行,非公部門發行,且應確立發行目標,是給觀光客看的經典老店或是給在地人看的超值庶民美味,都是在未來發行台灣版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