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心靈 遊歐陸名人故居(下)

 

撰文:Helene Y.

身為二十四歲就發表相對論的奇才,愛因斯坦的生活卻毫無傳奇色彩。據說他和太太搬來時家徒四壁,窮得連件家具都沒有,所以展出的就是幾近空無一物的斗室,只有沙發、茶几和牆上的照片。屋內有一件家具特別有愛因斯坦的氣息,那是一張可以上下調整高度的書桌,因為愛因斯坦喜歡站著看書、寫論文。

伯恩的古城區位列聯合國世界遺址,綠樹、城堡、河流構築了最歐式的風采,更奇特的是有許多位處地下室的商店可逛遊。克拉姆老街每隔百公尺就有小噴泉,石板路上的兩旁人家多種植花卉,不遠處鐘樓的鐘聲常帶給愛因斯坦許多靈感。他或者並不在意物質的一切,有思考的快活、片段的生活,已然足夠。

雷諾瓦:畫筆相伴的小鎮人生

相較之下,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坐落在法國濱海地區的故居則顯得低調鄉村。在濱海卡涅(Cagnes sur Mer)地區的雷諾瓦博物館,得從巴士站爬上坡行走半小時,來到一處為橄欖樹林包覆的石板屋,擁有大陽台、白窗櫺,但若不是粉絲熟知其畫作中一幅將此地入畫的景致,很可能誤以為是無名的小鎮莊園就此錯過。

雷諾瓦早年家境並不好,少年時便被送到瓷器廠學手藝,瓷器、屏風繪畫的工作勾勒起他對畫畫的喜愛,後來機器取代大量人工手繪,才到美術學校學習繪畫課程。雷諾瓦老年選擇此莊園定居,除了遍植他最喜愛的橄欖樹,也希望愛妻雅莉娜( Aline)能夠在此遼闊寬廣的景致中感到愉快。

地勢較高的卡涅城有著迷人的小鎮風光,明亮且恬靜,四處閒逛都可感受到歐洲古老小鎮的寧靜氛圍。雷諾瓦老年飽受風溼之苦,雅莉娜過度操勞而去世,兩個兒子因戰爭病重,雷諾瓦請僕人將畫筆綁縛在因風溼而癱瘓的右手上,他不停地畫著,是命懸一夕的熱情與悲鳴讓他的生命在苦難中得到安寧。

市區有法國南部最大的賽馬場、宏偉的城堡供遊客賞玩,雷諾瓦故居博物館種植著雷諾瓦喜愛的玫瑰,館內陳列著他使用過的家具、畫具及畫作,正如朋友莫內(Claude Monet)因吉維尼花園(Giverny)而得到睡蓮的創作靈感,雷諾瓦即使行動不便也要坐上木質輪椅作畫,完成許多印象派畫幅鉅作。

韓德爾:偉大音樂鉅作的誕生地

老年得子的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父親,對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不寄予厚望,因為他認為音樂家是低階工作,身為一個外科醫生,他希望孩子可以成為光耀門楣的律師。成年的一趟英國之旅是韓德爾生命中的轉捩點,不顧眾人的反對卸下宮廷樂長的職務,毅然而然決定定居英國,自三十八歲後都住在現今的韓德爾故居。

韓德爾的一生缺乏情史的點綴,唯獨音樂長伴。一七一五年在英王喬治一世面前演奏大鍵琴是命運關鍵點,英王下令支付韓德爾四百英磅年薪、加上卡洛琳公主的家教費二百英鎊,韓德爾成為歐洲收入最高的音樂家。一七二三年買下故居現址,住到過世為止,他一生中的許多偉大創作都在此完成。

故居包括韓德爾的臥室、更衣室、侍者房、作曲房、表演室,每一處都保持韓德爾居住時的原貌,連壁爐的木質外框都是十八世紀留存至今。韓德爾的臥室有著酒紅色的床架,不若雨果對家飾擺設的喜愛,韓德爾的臥室相對乏味至極,僅留下當時皇族樂師的生活階級品味,沒有過多韓德爾本人對生活細節的追尋。

從侍者房、更衣室的設備可以得知當時這位音樂家的生活極為優渥,是以韓德爾的精神與生活整個展現在作曲間及表演室(Rehersal and performance room)。室中陳列一架羽管鍵琴,韓德爾會在此琴室舉行小型演出,而博物館也沿襲傳統,每周四晚上舉辦薄收費用的現場演出。

故居隔壁屋舍也打通作為博物館的一部份,展示韓德爾的樂譜、手稿、書信及肖像畫,廣為人知的《彌賽亞》亦於韓德爾晚年在此屋內完成。

人類居所猶如動物巢穴,可以讓後人景仰、爬梳名人曾經存在的碎片,記得張愛玲死後,故居澹然到讓人驚訝這位文學巨擘的寂寥。名人的故居能讓人撿拾到逝去年代的生活底蘊,及名人的生活軌跡,走過一遭,不僅滿足窺看名人的好奇,更像搭乘時光機,沾染到某個年代的風華一角。

閱讀上期:豐富心靈 遊歐陸名人故居(上)

原文出處:《Salute》雜誌 第31期


Promotion
公告欄
告別 PEKOE。然後,繼續邁進

相信已有不少熟悉我的朋友察覺甚至知曉,曾在我的工作與職涯中佔有無比重要地位的「PEKOE食品雜貨鋪」,已完全從我的人生與生活中消逝,再無干係……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