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日本設計巨匠「柳宗理百年誕辰回顧展」巡迴來到台灣,掀起一波熱潮,我也應邀在展期間發表專題演講。場中交流問答十分熱烈,其中有位聽眾的問題尤有趣味:「大師作品中,幾乎各種餐具鍋具都包括了,為何卻獨缺『筷子』?」 頓時舉座靜默,好在總策展人中牟田洋一就在現場,當下越洋致電柳工業研究會設計總監藤田光一詢問緣由……果然和我的臆測十分接近:柳宗理先生認為,作為一種用餐道具,筷子本身從樣貌、形式到機能均已完美俱足,再沒有任何需要改善修正進化的必要了,自然不需再做設計。 這段插曲,至今仍讓我莞爾玩味不已。身為東亞國度子民的我,雖向來也頗自豪筷子之輕巧優雅聰明便利遠勝刀叉;但更令我深深欽服且備受啟發的是,從中所透露的,柳宗理的設計觀──踏踏實實從「使用」與「需求」出發,不為設計而設計,更不做無謂的設計。 事實上,只要長時間浸淫餐具設計領域裡便會知曉,這樣的持守有多麼困難。 特別在設計蔚成時髦顯學、人人皆夢想成為設計師的今日台灣,走看大小設計展,幾乎俯拾皆可見各種極「用力」、「刻意」的設計: 有的訴求形貌上的幽默風趣令人會心一笑;有的則因努力強調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遂汲汲營營於各種傳統或民俗圖騰圖案的演繹強加。且極高比例都只是造型或顏色紋飾的變化,少見確切從用途與需求的回應和解決出發之作。 這樣的作品,當做禮品或觀光紀念品固然有其趣味,但一旦餐桌與廚檯上真正操持使用,少了精細貼心的實用機能考量與耐得日日相伴相處的韻致,再風趣再亮眼也只是一時、無能長久。 ──然每說到這總有人問,既是如此,自古至今已有這麼多的大師巨匠做出這麼多好用的器皿,難道我們就不再需要新的設計? 不是的。時間在走、時代在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餐桌,也不斷出現新的需求、渴望新的解決。 比方越來越忙碌緊湊生活中,再也無法如既往般投注大量時間力氣對付日常烹調與享用,偏偏對美味卻又越來越苛求精細、飲食內容也更見多樣多元,那麼,是否能夠透過器物設計的進化,讓我們得能一體兼顧? 而在我看來,相較於餐桌上的器皿來,茶與咖啡道具,可能因本地對此兩項目之鑽研與究極風氣原就興盛,相較下似是展現更多的探索意圖。 以茶器為例,從早期的「飄逸杯」,以至近年「台灣宜龍」的一系列作品都可覺察,光是如何能夠不擠壓茶葉、完整精準讓香氣滋味優美綻放,同時還可輕易濾渣清洗,都已努力提出各種因應之方。 其餘,如可容一人在辦公室輕鬆簡單沖茶,或是可輕便攜帶的隨身冷泡壺款等,也逐漸一一嶄頭露角。尤其以往此類商品常讓人忍不住微覺遺憾的美感問題,也似乎慢慢終於開始出現些許進步。 茶器之外,在咖啡道具上也時見佳作。鋒頭最健者莫過於「聰明濾杯」:幾乎不需任何講究與技巧,溫杯後放上濾紙和咖啡粉,注入熱水浸泡片刻,透過本身之特殊裝置,自會為你濾出一杯連咖啡狂人也無從挑剔的好咖啡。 有趣的是,此杯問世之初原本設定為泡茶之用,卻因咖啡專家的慧眼挖掘,竟轉而在全球咖啡領域大放異彩,已成台灣設計界口耳相傳之經典故事。 凡此種種,非僅僅在視覺上求獨特求新奇,而是真正立基於對飲食的深刻理解、以及讓生活更美好更美味的迫切期盼下,所提出的解答。 也唯有這樣的器物,才能令人感覺幸福與感激,踏實綿密融入生活中,繼而雋永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