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是由無數細節形塑而成。居家如是,人生亦然。」──這句話,是上月剛剛發行的新書《家的模樣》中〈細節〉篇的開篇語。後來,在決定封面文案時,幾乎沒有猶豫,我也立即選了它。 是我人生數十載裡的深切體悟。不僅在工作與生活的每一面向盡力持守實踐,也常以這句話鼓勵夥伴同事們。當然,在居家的打造與經營上也不例外。 可算此書的總結之語吧!家與生活之美、之樂,皆源於此。 而出書至今,與許多讀者朋友們交流之際,也訝然發現大家最感興趣的部份,竟也是書中所披露的各種設計佈置細節。 所以這會兒,特別從書中精選幾則,張貼在此與大夥兒分享。──當然,更完整更多樣之居家細節,毫無疑問都在《家的模樣》中。有興趣的話,記得多多捧場新書喔! 玄關
入門處。設計上的巧思,大門一開,視線即可穿過書房直直望向窗景。 然一開始,我對此卻略有疑慮,畢竟書櫃旁此區將會是我的休憩閱讀之所,總覺得與大門間全無區隔,有些兒缺乏安全感。 好在這全難不倒設計師靜敏,妙筆一揮,添上垂簾一方、香杉原木靠背椅一座,兩方俱可坐可靠可倚可遮擋,兩全其美。 隨手抓 直接焊在油煙機周圍的吊架,學自廚具代理商許先生的展示中心與家。早從第一次參觀時便大為讚嘆,著實無比聰明之舉──「這個,我也要!」當下立刻連同廚具一起下了訂單。 果然好用!我的急性子做菜習慣,每每四口爐子齊開,一心多用十萬火急之際,要拌要炒要夾要撈要用哪支哪把全都信手架上一抓就有,爽快極啦! 調味料與碗盤的家 我的向來堅持,位居全宅正中央最明顯位置的廚房中島,最要緊是可以隨性但最好不要零亂,所以,所有相關用得上的工具道具之安排擺放都得細細分配停當。 因此,確定只有第一級最常用且樣子好看之工具用具允許掛於吊架或立足檯面上,其餘都按照用途與使用頻繁度嚴格分級,有理有序次第安排入各個不同抽屜中。 而爐台下之第一抽,則為一級首要位置,安放的是頓頓都要使用、但保存上不宜見光的基礎調味料瓶罐,同時也是各類碗砵碟盤的家。 有趣的是,朋友來家參觀,每每拉開這抽,總會引發不少困惑質疑……「只有這些嗎?」 是的。雖說臉書上微博上不時分享之餐桌風景看著多樣,但事實上,除了其餘飯碗與筷匙刀叉存放於中島外側近餐桌方位的抽屜外,盛菜盛湯盛麵餐具,真的就只有這樣。 風來 雖說河景無限好,然由於前方就是機場、下方道路車行繁忙,噪音非常擾人,幾乎大部分時間都不可能開窗。 向來頗注重通風但偏偏又極怕吵的我對此憾恨多年,好在這回,多虧有了這兩扇陽台旁落地玻璃的小小透氣窗:得了女兒牆迴護,稍微屏擋了車與飛機喧囂,少許推開後仍容得空氣與風吹拂入室,非常理想。 電視餐 可能和許多人的想像不同,吃飯的時間,常常也是我們的電視時間。 並不是電視打開播什麼就照單全收,長年下來養成的習慣,會把平時感興趣但無暇追看的日劇、影集以及旅遊美食和自然類節目先錄下來,趁著晚餐時一起消化。 所以設計上刻意將餐廳與起居室連成一氣,沙發與餐桌都有電視可賞。 且不只電視節目。逢得週末悠閒早午餐時間,還將螢幕連上家中網路的媒體伺服器,把歷來旅行相簿也叫出來播放,陶醉於過往美好畫面中。 是味蕾和視野和想像和回憶一起翱翔的時光。感官心靈同飽足。 藏起來 起居室沙發旁置物櫃下,因擺放沙發緣故,原本只以木作封掉,我們靈機一動請設計團隊留出一個小方洞,擺放垃圾桶剛剛恰好。 明式椅 居家全面翻修,雖說全宅面貌架構一新,然出乎一貫惜物愛舊個性,遂早早就已決定,既有之一眾舊家具除非確定已然不堪使用或形貌顏色明顯無法和合、亦或數量過多體積太大無法容納非捨不可,其餘盡量重點留用。 比方這張仿明式椅,記得是二十幾年前在某紅木家具店便宜買的,當年稍嫌扎眼簇新的亮澤終於漸漸溫潤,現在,從原本的玄關位置改移至浴室旁眠床畔,作為沐浴時就寢後之臨時衣物置放處剛剛恰好。 暫放 也是從日本旅館裡學來的點子,在馬桶旁捲筒衛生紙架上釘一片小巧置物層板;如廁之際,諸如書、手機、衛生用品等小物都可隨手暫放在此,非常便利。 一間多用 全宅動線之最末端──我們的洗衣房兼客用洗手間。是的,一直以來,我始終不愛在陽台上晾衣;總覺北部多雨潮溼地方,除非盛暑或直接日下曝曬,否則無法真正乾爽。還不如晾在室內通風處並偶而搭配使用除濕機之乾衣功能,效果更好。 所以,一如以往,同樣留出洗衣晾衣空間,同時兼作客用洗手間、貓廁以及相關打掃洗滌用具的存放之所。晾衣桿旁還掛了細竹簾,萬一臨時有客來收衣不及便可稍事遮擋。 透氣 靜敏的作品總是有些令人驚艷的細緻處。比方玄關鞋櫃下方的透氣設計,好貼心!
居家細節二三事,生活,Yila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