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非洲》•Isak Dinesen•紅桌文化 沒想到,我竟然是在戀上電影這麼多年後,才終於和原著相遇。而扼腕是,中文版發行時間還剛剛巧落在我動身出發前往非洲圓夢旅行前夕,致使無緣將之帶往彼地、感受享受實境與文字的奇妙交會…… 著實迷人的一本書。非洲風土人事之美、之幻,在時代播弄下的累累傷痕,以及作者對自然與這片土地的摯愛、於無邊平野間淬煉而出的遼闊眼界胸襟,在細緻悠揚如詩如歌、令人心魂俱懾的優美文字刻劃下,歷歷展現。 讓我不禁想:這般硬生生擦身而過,或者正也是書神或非洲之神的冥冥安排吧!讓我得能在親身周遊體驗後,隔著千山萬水之遙,透過書頁沈潛靜靜回憶回味那兒的一切。於是,不管是曾經眼見身歷的種種,以至書裡的字字句句景象意念,每個分秒細節,咀嚼間,一一加倍深刻加倍芳美。 《人質朗讀會》•小川洋子•麥田 和前本《沉默博物館》味道上有一點點近似的作品,以一個又一個看似平淡安靜卻帶著些許奇異和深意的故事串起。而最令人玩味是,明明悲傷的背景設定下,故事情節字裡行間卻隱隱然流露著,閃著微光般的希望和溫暖。 這是小川洋子現在的樣子吧!曾經她筆下讓我次次哀痛流淚久久不能自己、甚至一度畏怯不敢展卷的絕望和殘酷,此刻,竟宛若一股溫柔流入心間的熱流……特別在這段心焦心痛、失望與祈望起伏交織,卻心知仍是定得在自己所屬的位置上、鎮定靜定奮力如常前去的關口,彷彿從中得著,些些許的力量。 《白》•原研哉•木馬文化 很欣賞原研哉的設計,卻是第一回閱讀他的著作,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此書從「白」出發,談顏色、談美、談設計、談從這種種延伸出來的事與物;特別是回歸觀照至日本自身之文化與美學哲思的篇章尤其引人入勝。比方對日本傳統色的論述: 「日本傳統色令人目眩的多樣性起源於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化。這個時代培育出一種捕捉自然界細膩的變遷,再運用、表現於服飾及日常用品並引起共鳴的文化……『萌黃』、『淺葱』這種從自然界捕捉的詞彙纖細而微弱,但是對於顏色的觀點具有說服力,所以能夠深入人們的感性部分。顏色的名稱就像穿線的細針,一針一線確實縫入我們感覺之中的敏感部分,從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刺穿目標的快感或共鳴。」 ──確實,對鮮豔色彩一直懷有難以跨越的恐懼的我,卻始終對日本傳統顏色抱持好感,想來應該正是出乎這般動人的、和自然的細膩連結和共鳴吧! 《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黃誌群•天下文化 原本以為是印度旅遊書,讀後才發現其實更多聚焦於作者之於人生與世界的思考和修行。他寫下旅途中偶然邂逅的雲遊師父的教誨: 「二十四小時,活在當下!什麼是當下呢?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真實的片刻,僅在當下。活在當下,你就活在真實的片刻。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活在此時此刻,真實的存在。」 「當你走路時,意識到你的每一步;當你說話時,意識你的每一句話;當你聽,當你看,有意識地聽和看;當你吃飯,把意識放在舌頭,品嚐食物的味道;當你念頭不止,只是看著念頭的升起和滅去……」 「過去的已經過去,它不復來臨;未來的還沒到來,而永遠在遠方,從來不會到來……生命中唯一真實的片刻,僅在當下!」 如是,在橫跨二十多年的印度旅歷和人生路上,不斷自我尋問、探索,身體與思維的一次次淬鍊,答案似遠還近。讀之,俯拾皆是共鳴。 《東京獨立咖啡館散步手帖》•川口葉子•日出出版 好生優美的一本書!城市與街區風貌、氛圍,以及流動於人、咖啡和咖啡館間的故事、情感情致,於書頁間款款浮現。深刻而細膩的用字遣詞描繪比喻,更令人悠然神往: 「咖啡館是我和市街的接觸點。對我來說,咖啡館原本只是漫無目的地走進小巷閒逛時的延長線。在散步時偶然發現吸引我的咖啡館,下定決心推開門進去看看,是一種樂趣。在店裡喝的咖啡、和那裡的人交談的言語,都和風景一起連結成市街的味道而儲存在記憶中;感覺好像是透過咖啡館和這座城市對話似的。」 「濃縮咖啡是種生活型態,瓷杯中反映了咖啡師的生活態度。因此若閉起眼睛品味,就會在一瞬間看見赤裸靈魂強烈且孤獨的光輝。」 《這不是飯店,是我家》•詹仁雄、韓嵩齡•寫樂文化 我總愛說,旅行的意義,不只是為了出發,而是回家,回家好好過生活。這本書,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解。
回味咀嚼,盡是芳美─ 近期幾本書之讀後記&推薦語,閱讀,Yila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