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攝影/Yilan |
《貓兒的幸福餐桌》•包美蘭•麥浩斯
日前,在一次受訪時,談到了這半世紀以來的台灣廚藝教學與出版之發展脈絡景況。
--從最早六七〇年代傅培梅旋風的席捲全台,當時,台灣人們學菜做菜,最重要目的在於婆婆媽媽之解決三餐需求,因此毫無疑問,家常菜是絕對主流要角。
之後,社會結構、家庭型態與女性角色改變,外食環境成熟熱絡,學廚風氣丕變,烹調做菜不再是主婦們無可逃脫的家庭義務……
《喂!喂!下北澤》•吉本芭娜娜•時報出版
閱讀歷程中,最可貴是得能有那麼一二作家,會讓你願在長長人生裡一年一年、一本一本始終跟隨。然後在過程裡看到他隨歲月世事徐徐而生的變,同時也熟稔親切會心於他的不變。
吉本芭娜娜對我而言,可算其一。
《喂!喂!下北澤》雖說加入了較新穎的、有關街區紋理與在地人文生活樣貌的書寫,卻大體仍舊是她一貫專注著墨的失去與重生的療傷主題;以及從《王國》系列起比重越高的,一段段耐人咀嚼的,因對這世界、對生命有著深切體悟與感懷與洞見而生的雋語。遂而展卷之初,熟悉與重複感剎那躍然心上 ……
《浮日掠影》•雷驤•天下文化
已多年未讀雷驤老師的書,此刻再度展卷,那清清淡淡卻不著痕跡撥動心弦的韻致,仍如當年。
是繪畫者對人生對世界的靜觀。文字短短意念淺淺,卻自自然然彷彿有著流動的聲音與畫面;總在耐人尋味處戛然而止,那餘味遂而分外綿長……
《祖父的六抽小櫃》•楊凱麟•麥田
「台灣人毫無惋惜地拆毀老屋,不假思索地整屋裝潢,生命的質地短促而浮華;水泥建築十年便蒼老不堪,薄板裝潢五年就顯陳舊,因為一切都僅是消費社會裡『用後即棄』的短線邏輯。然而,台灣民藝的經驗卻讓我知道,台灣社會曾經不是這麼輕佻與失憶。
從不同機緣裡尋覓而來的這些老東西顯現的是現代台灣人所不再認識的另一種生命質地,更為質樸、歡喜,更為豐饒,也更貼近真實生活本身。」……
《客房中的旅行》•浦一也•謬思出版
形式與我一直很喜歡的妹尾河童相似,遂多年前出版之際並不曾特別注意此書。然最近重讀,卻覺分外有滋有味。
旅館設計者的旅館體驗書,繪作令人咋舌之精準精細自不在話下。但最吸引我的卻是書中處處可見的,對於旅館對於客房的規劃設計細節 ……
|
|
|
文/阿正的食卓 |
眾佛的群山,美麗的國度不丹(中)
隔天清晨起床,位居半山腰的飯店,恰好是遠眺這以小瑞士稱著城鎮絕佳的地點,冷、淨的空氣,讓人感到無比的清新。裊裊升起的炊煙、似有若無徐徐冷風、薄嵐穿山半浮於視野水平線上,整個景色,猶如小說中的虛幻境地。大概是這樣的飄逸質樸風貌,才會贏得小瑞士這個封號吧?雖是如此感受,心卻懸念昨天下午所見,主街正醞釀蠢蠢欲動的貪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