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Yilan
〈旅遊筆記〉 ■倫敦精品旅館極致體驗(上)■
這幾年,對於所謂的精品旅館,boutique
hotel,始終懷抱著一股又愛又懼的奇特情愫。
曾經是極其戀慕嚮往的。對我而言,boutique
hotel於上個世紀九0年代的出現,其實意味著對當時刻所有旅館樣貌的一次,鮮明而漂亮的對照與超越:
超越的也許是,幾乎全球各地一式一樣,一推門走進lobby、便當下渾然忘卻此時身在何地何國的跨國連鎖式商務型旅館。忘記是誰說的,在這樣的旅館,就像是被包在一個安全的殼裡,感受到的是,彷彿從未離家一樣的安適。——即使這樣的安適,對於也許寄望更多期待更多的旅人來說,委實顯得太過空乏單調了……
超越的也許是,頂級路線古典華麗風格的grand
hotel。在世紀末葉的那個時刻,boutique
hotel以著無與倫比的獨特丰姿,證明了所謂奢華、所謂身段、所謂氣度、所謂出眾拔群,絕對不僅僅只有雕樑畫棟鏨金砌玉一種答案。
也因此,boutique
hotel在當時的各種享樂領域裡,無疑帶來了許許多多全新的開創與啟發。
我覺得這中間,最叫人不能不眼睛一亮的部分,特別在於時尚力量的注入。
比方說,各種最時興的室內設計與美感風格的提出。旅館,於是成為室內設計潮流的第一線最新實驗與演出舞台,從較早的極簡、新現代,之後的東方禪風、五六0年代復古懷舊……,均陸續在各個新起的boutique
hotel間輾轉風流各擅勝場。
而有趣的是,在這裡,執掌各旅館的空間設計者,於乎再也不是如既往常見的、由專事旅館規劃的設計師或設計團隊操刀,來自家具界、甚至名牌精品店空間設計界等對於時潮趨勢特別敏銳的設計新星紛紛各擁一片天;這其中,更尤其以跨領域的設計鬼才Philippe
Starck以著幾乎一兩年便一新作的驚人速度所一路開創出來的繽紛遊戲風格,最受各方矚目。
Sanderson
在此影響下,boutique
hotel在功能上,遂而也漸漸跨出過往旅館所既有的休憩、落腳、宴會功能之外,漸漸一躍而為特定時髦族群的聚會點。特別是幾個國際時尚城市中幾處具有領先級龍頭老大地位的旅館裡經過特別精心醞釀打造的漂亮lobby與Bar,從此不再只是純粹提供住客們check
in、check out或與人會面兼小酌一杯的過渡場所,而成為該城的熱門社交地,一入夜,便見各方名流明星以至設計藝文界當紅人物穿梭其間,衣香鬢影觥籌交錯;——對此,我總認為,21世紀此刻大大風行的lounge
bar,追溯源頭,極可能便是從boutique
hotel的此部分精神脫胎轉化而來。
只是,之前的種種欽慕神往,在我終是有了機會一趟兩趟飛往紐約,開始親身造訪幾個正當紅火的boutique
hotel後,卻是不能不一點一點地感覺到些許挫折與失落。
毫無疑問地,boutique
hotel都很美很絢麗很耀眼,視覺上首先便讓你折服讚嘆傾倒無言。然而在這美麗皮相底下,究竟在機能處細節處,是否能夠真正符合一個旅館所應具備的精緻舒適體貼細膩,令遠地奔波而來的旅人們得以在此得到真正的安頓與紓放,才是真正考驗。
而對我而言,這幾年來,因著個人興趣和工作使然,認真拜訪體驗過無數各形各款各種樣貌的旅館,於旅館的軟硬體規劃、運作與服務細節漸漸有了一套自己的觀察與評判角度,且對設計對美感此事有了更深入亦或更本質的思考後,不免深深覺得,boutique
hotel是比較令我擔憂與困惑的一類。
到後來,我總是忍不住有點兒尖刻地開玩笑說,有幾個方法,可以清楚辨明,你所入住的這家旅館,究竟屬不屬boutique
hotel一族:例如Lobby休憩處是不是必然有幾件特別搶眼奪目出身大師手筆的名牌家具?是不是有個光線晦暗但必定裝設一方設計感十足的發光吧台或走道、時髦麗人出入頻頻的酒吧或餐廳?迷你得與房價一點不相稱的客房是否以一兩個戲劇化的色彩為全室的色調主軸、布料材質包覆的大尺度華麗極簡風床頭板光看便覺氣度不凡、但整個動線格局安排卻老是讓你摸不清頭緒?浴室是否配備大型圓盤狀豪華花灑與名牌級洗髮精沐浴乳潤膚乳甚至天然海綿、卻一樣空間迷你得與房價一點不相稱且該死為什麼這麼漂亮豪華的浴簾卻老是一面洗一面捲到身上去?電梯是否小得僅供兩人旋身且怎麼樣都到不了你真正想去的樓層?好看得簡直像服裝型錄上走下來的服務人員是否態度冰冷且永遠也無法瞭解你究竟想要他幫你做什麼?………
Sanderson
然而,即使如此,在這開始一點一點漸生幻滅的當口,2002年秋天,當我終於第一次得了空前往boutique
hotel的早期源起同時發揚光大之地倫敦一遊時,沒有任何遲疑,我還是決定在大多數時間落腳的便宜地鐵站旁小旅館之外,留個幾夜,嘗試一下,倫敦的boutique
hotel滋味。
我選擇的是,「Sanderson」與「The Hempel」兩家旅館。
而且,有趣的是,事後回想起來,這兩家風貌截然兩樣的旅館,竟而恰恰巧在各方面形成了極其鮮明獨特的互映與對照。而也在這樣的彼此映照下,令我之對於boutique
hotel,似乎又有了更多不同的領略與看見。
Sanderson
2000年正式開幕的Sanderson,是坐擁此刻最紅火boutique
hotel圈近半壁江山、由設計師Philippe
Starck與經營者Ian
Schrager聯手打造的Ian
Schrager旅館集團於倫敦的最新之作。
曾經在紐約走訪過幾個Ian
Schrager集團旗下作品,幾度著實驚嘆於Philippe
Starck在此領域裡那極度奔放不受羈束、如煙火般燦爛迸射,足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的華麗才華。然而,到了Sanderson,卻多少可以感覺到,Starck的設計思考,似是又進入了另一重不同的階段。
我想,Sanderson誕生之際,應還是極簡低限氛圍全面籠罩的時刻吧!所以,在我眼中原本純然後現代血統的Philippe
Starck,也不能不受此全球化風潮所牽動,因之在Sanderson裡,也不免多少嗅聞得出一些些刻意的極簡味道。
Sanderson
只不過,再一細看,卻可發現到,大幅大幅的亮白色調運用、乍看似是簡化了的線條語彙下,這裡那裡,卻依舊不甘寂寞地跳躍著極度戲劇化的光與色彩與造型的流動:比方各處可見簡直名牌家具展覽場一樣的五色家具陳列、白色櫃臺吧台屏幕上水般波動的流光或影像、頗具未來感的星幕電梯、房間裡如劇場般雍容垂地的白色絲質簾幔上打出的紅綠藍色光、獨特的斜向眠床擺置、幽默懸於床頂天花上的畫框……。叫我不由時時會心著,潮來潮去裡,這Starck畢竟還是那向來聰明淘氣的Starck。
而值得一提的還有,畢竟是經過了這許多旅館的設計歷練,在我看來,Sanderson之身為一個「旅館」,無疑較之此集團的許多前作要顯得更為嫻熟貼近合理細膩許多:像是尺度頗大且乾濕分離的衛浴設計、以衣物收納處做為臥室與浴室的中介區隔、利用簾幔做各種空間上的障蔽與定義、以至於房內提供的漂亮健身啞鈴和精美週邊區域吃喝遊逛指南……等,都頗有令人一新耳目之感。
(待續)
相關討論:享受旅館
&
倫敦那裡最好玩?
讀後心得想與Yilan分享請往
這裡
其他〈旅遊筆記〉文章請看
這裡
〈Yilan佈告欄〉 Yilan第4本書—《台灣生活滋味》正式推出囉!
在此步入2004新的一年的同時,Yilan的第4本書《台灣生活滋味》(玉山社出版),已然堂堂推出了!
說起這本書的誕生緣由,其實來自極偶然的契機。我想是今年五月時分吧!那當口,SARS橫行,島內氣氛一片惶惑低迷,深深心疼不忍、以及更多的祈願期許下,Yilan在網站與電子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字,訴說當時心緒、也希望能為大夥兒打打氣。
文章發表之後,得到各方許多溫暖共鳴的同時,Yilan接到了來自玉山社發行人淑貞姐的來信鼓勵,同時提議,是不是可能出一本書,談台灣生活種種的書?
立即觸動了Yilan一直以來的許多感念感慨。近幾年來,一邊兒世界各國四處走,一邊兒回過頭來,以著旅程裡格外拓展開來的視野角度重新看待這片土地,竟而越來越有著無窮甘美無窮喜悅的獲得。
遂而,開心著能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夥兒完整分享這些新得,Yilan立即答允了下來,一面整理修寫已有的篇章,一面補充新寫更多的文字,在出版社各部門的全力支持下,經過數月的努力,這本書終於出爐。
算是寄予我所生所長所屬所愛的這片土地的,一箴情書吧!在這本《台灣生活滋味》裡,Yilan寫下了、拍下了這些年來,在這個美麗之島上,所遇逢的、邂逅的、咀嚼品嚐的,這許多人與事與物,以及從中真誠感受領受,點滴生活滋味。
「身在這裡,真好!」我想跟所有所有的人,歡歡喜喜地這麼說。同時將此書,鄭重呈獻給大家。
並衷心祈望,大夥兒會喜歡這本書,同時也能像以前一樣,不吝給予Yilan許多許多的鼓勵與支持。
在此,再次請大夥兒多多捧場多多幫忙推薦,讓新書有個好成績,Yilan的寫作生涯,才能一路走得長遠、走得穩健!
謝謝大家∼
購書詳情如下:
心得、想法與Yilan和大家分享→
《Yilan美食生活玩家》社群留言板 聯絡Yilan
→ yilan@url.com.tw 《Yilan
美食生活玩家》首頁:http://www.yilan..com.tw
訂閱《Yilan
美食生活玩家》: http://enews.url.com.tw/yilan.shtml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y/i/yilan/
|